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走完长征的婴儿 沪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走完长征的婴儿 沪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长征 婴儿
- 资源描述:
-
1、“走”完长征的婴儿教学目标1理解“围剿、奄奄一息、衣衫褴褛”等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积累词语;学会用“连也”造句。2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归纳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的四个事例。3 了解课题“走”完长征的婴儿中“走”上引号的作用。4 了解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的革命信念。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提示归纳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的四个事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媒体播放长征图片或红军过雪山时的情景片段。板书:长征 (说说自己了解的“长征”)师述: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他们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在整整两年中,红军
2、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2 许多红军战士牺牲在了长征路上,可是一个婴儿却“走”完了长征。(把课题补充完整) 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预设问题:婴儿是谁?她是怎样走完长征的?题目上的走为什么加引号?)二、整体感知1、读读课文,了解你想知道的内容,并提出你不能理解的地方。2、交流读文后自己了解的课文内容。(1)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初步解决:婴儿是谁?她是怎样走完长征的?题目上的走为什么加引号?(2)质疑(学生可能会问一小节中为什么只有上引号,没有下引号的问题)师述:课文是写贺捷生奶奶回忆长征过程中,自己从出生到“走”完长征路的一连串的故事
3、,所以叙述的每一小节有上引号,直到叙述完了以后加上下引号。三、研读课文1、默读课文26节,想想贺捷生奶奶回忆了长征途中的哪几件事?遇到了哪些困难?2、交流(1)归纳第一件事:随机媒体出示:“我”刚出生18天, 。(就被母亲背在身上,随红军开始了长征。)(感受:“我”一出生,就参加革命。)指名读第二节,知道当时的情况,理解围剿:包围起来剿灭。为了保存实力,红军开始了长征,妈妈舍不得丢下我,这里有一段回忆。(媒体)补充资料:女儿尚未满月,即不好揣在怀里,也不便抱在手里,更不能扛在肩上,只能将其手脚缚在襁褓里,放在一个背篓里面,由妈妈背着走。细竹编成的背篓里面,底下堆放着必备的棉毯、尿布和衣物,女儿
4、不知所以地卧在中间,顶端还搭着一块棉布,藉以遮风蔽雨。贺龙不由逗趣地说:“白鹤有个滩头做宿营地,锦鸡有个山头做宿营地。这一路上,红军的宿营地就是两只铁脚板,我女儿的宿营地就是这背篓摇篮!”还被当作“宿营地”和“供给部”的背篓摇篮,务必依托在妈妈的背上,一路上摇呀摇,但不是摇到外婆桥,而是摇向那遥远的北方师述:就这样,出生才18天的“我”随部队开始了长征。(2)以第三节内容作过渡。(3)归纳第二件事:媒体出示:有一次过封锁线,为了不暴露部队, 。(妈妈用衣服捂住“我”的头,“我”险些丢了小命。)(感受:穿过封锁线的危险)理解“暴露”与“封锁线”,体会用衣服捂住头的感觉。你感受到了什么?过渡:我不
5、仅险些丢了小命,还差一点被弄丢了呢。(4)归纳第三件事:媒体出示:突围时,父亲把“我”丢了, 。(幸亏被老乡捡到了,“我”才回到了父母的怀抱。)(感受:战斗的激烈)师补充资料:有一天,蹇先任病倒了,怎么也抱不动女儿了,只好把她交给她父亲。贺龙用布袋子把女儿裹在怀里指挥战斗,女儿是何时从他的怀抱里掉出去,摔在了路旁的草丛中,他竟全然不知。这场战斗结束之后,贺龙刚坐下习惯性地从腰间抽出旱烟袋,突然意识到身上少了件什么东西。糟糕,他怀里的孩子丢了!贺龙和警卫员立刻掉头回去寻,可怎么也不见小捷生的影子。正当贺龙已近乎绝望时,他发现一队伤病员正在路边歇息。他随口问了一句:“你们谁见过我的孩子吗?是一个婴
6、儿!女孩!”这些走在部队最后面的伤病员们这才知道,原来途中捡到的身上裹着一件红军军衣的女婴是贺龙的女儿。他们急忙高兴地把小捷生抱了出来,“是她吧?”望着襁褓里的女儿,泪水不禁从这位刚强的指挥官脸颊无声滑落过渡:长征途中面对的困难真的是无法想象。(5)我在过草地时又发生了什么事?自己读一读第六小节,学着归纳一下第四件事。媒体出示刚才的三件事。1)指名说。媒体出示:过草地时,“我”奄奄一息,但“我”生命力强得出奇,大人们带着还有一口气的“我”,终于走出了草地。师生对读:过草地时总不能光着身子埋葬吧红军也都后来不过(感受:当时条件的艰苦)2)媒体出示:过草地时,我已经病饿交加,奄奄一息,连哭的力气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