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李时珍夜宿古寺_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17 李时珍 夜宿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2、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
3、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一、教材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本草纲目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加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本文故事性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格、品质。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浅绿色内的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
4、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时历经的千难万险,以及面对艰辛时所表现出的乐观态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理解“饥渴餐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断垣残壁”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介绍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理清课文脉络,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1、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看大屏幕,根据老师的给的提示猜出相关的人物。 (1)砸缸救人
5、史学家 资治通鉴 (2)远渡重洋 生物学家 青蛙卵剥离手术 (3)法国留学 画家 奔马 (4)一万余里 “医林二圣”之一 本草纲目这些人物分别是?司马光、童第周、徐悲鸿、李时珍 2、我们知道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那李时珍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本草纲目)。 3、简介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全书共计16部,52卷,约200万字,共收录了1892种药,收集医方达11096个,书中附有手绘插图1160幅。此书是我国医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4、这要李时
6、珍付出多少的汗水和心血,才能写出这部巨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而付出辛劳的一个镜头。二、简介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湖北蕲(q )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行程一万余里,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三、出示课题 1、出示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2、理解课题:宿:住宿,过夜。夜宿古寺:夜晚在古寺过夜。 3、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1)李时珍为什么“夜宿”古寺? (2)“古寺”是什么样的? (3)李时珍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
7、?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贵有疑,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吧。要求:大声读书,读准词语,读通读顺句子。出示:正确 通顺 响亮 2、检查预习和自读情况 (1)夜宿 庞宪 李时珍 师徒俩 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物,是谁和谁? 庞宪是李时珍的弟子,所以又可称为师徒俩。齐读两遍。 (2)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 大屏幕出示: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水,这就叫饥餐渴饮。 大屏幕出示:白天赶路,晚上住宿,这就叫晓行夜宿。 大屏幕出示: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察访药材。“察”和“访”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讲述李时珍师徒俩察访药材的一个生活性的镜头。齐读两遍。 (3)断垣残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