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故乡的风景 湘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故乡的风景 湘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故乡 风景
- 资源描述:
-
1、3 故乡的风景【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离、失、陪、达、傍、途、塔、介、绍、澈、参”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离开、到达、傍晚、电视塔、介绍”等词语;理解“沿途、干涸、古树参天、依稀可见、裸露”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蕴涵其中的道理。3.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课课测评学生用书。【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扫清字词障碍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故乡风景图)导语:故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最近,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思乡心切,在孙女小曦的陪同下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但小曦却向爷爷隐瞒故乡的景色,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2.出示课题:故乡的风景。3.齐读课题,问:你认为课文会写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或不懂的词语。2.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3.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生词。(1)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识字。课件出示:离 失 陪 达 傍 途 塔 介 绍 澈 参重点指导:失、傍、介、绍
3、、澈、参的读音。“傍、鸣”的韵母是后鼻音;“参”是平舌音、前鼻音;“失、绍、澈”的声母是翘舌音;“介”的读音可与“见”比较。(2)学生给生字组词。(3)师范写生字,边写边讲解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离”的下半部分不要写成“内”;“达、途”是半包围结构,都带 “走之儿”,“大”的末笔改点;“澈”的笔画较多,注意“月”的起笔改竖,右边是 “反文旁”,不要写成 “折文儿”;“参”的上中下部分的结构要均衡,三撇写在竖中线上。(4)认真观察这些生字,把你记生字的小窍门告诉大家。4.学生学习生词出示生词,学生读生词。“离开、双目失明、到达、傍晚、沿途、电视塔、介绍、清澈、干涸、古树
4、参天、裸露”。(1)从课文中找到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2)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同桌或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4)选一个最喜欢的词语说句子。三、课堂小结。1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新词。2小组内交流初读课文后的体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感情。2知道小曦隐瞒真相的原因,学习小曦美好的品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2听写生字词。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问题)(这篇课文写小曦陪双目失明的爷爷回故乡,爷爷一路上讲述故乡美好的风景,但小曦看到的却与爷爷所说的大不相同,
5、为了留住爷爷美好的回忆,聪明的小曦作了善意的隐瞒。)2.学生自由讨论。3.学生质疑问难后相互帮助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这一自然段。2.师提出问题,学生思索: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爷爷在双目失明后回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3.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归纳。(二)学习课文第二十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2.对比画面,畅谈感想。(1)爷爷向小曦描述了家乡的哪些景物?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练习在感情地朗读。面不远,路旁有棵大榆树,从那儿往里走,就是老家了。小时候,我常在这条河里玩水,
6、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常来亲我的脚耻。你看河的那边,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坡,那里开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这里的山上到处古树参天,下雨的时候,在林子里,不用打伞。(2)思考:爷爷描述的景物说明了什么。(3)小曦看到的与爷爷描述的相同吗?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沿途并没看见大榆树,也许,它被偷伐者砍去了吧。月光下,小曦见眼前的这条小河,已经快干涸了,只是河谷底部还有很细的水流。蒙蒙夜色中,依稀可见的,是山坡上裸露的黄土。(4)(把6个句子分三组对比出示)讨论:两人描述的景象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件对比出示故乡过去和现在的风景对比)(故乡美景的消失是由于人们没有环保意识,使环境遭到极大破坏)(5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