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 人教新课标.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2848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古诗 新课
    资源描述:

    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人的心境,与他人交流读书的感受。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人的心境。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画引入,激趣学诗(教师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边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山吗?谁去过庐山?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庐山的风光?(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

    2、都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看,这就是庐山,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二、交流资料,理解诗题1、学生结合预习,说说自己对诗题的理解。2、指名介绍西林寺及庐山,教师补充题壁诗的资料。了解“题西林壁”就是指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3、教师引问:谁来介绍一下诗人苏轼?三、初读古诗,感受美1、学生仔仔细细将诗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诗的停顿。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读得有节奏。四、精读古诗,理解美1、小组合作:结合书下注释和自己查找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中

    3、指导。)2、集体交流: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这句诗的意思。(1)交流第一、二句。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预设:我喜欢“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因为这句诗写出了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庐山: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庐山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画一画:请动笔画一画“岭”“峰”。“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各自的特点。(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说一说:作者还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角度看了,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谁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远:重峦叠嶂;近: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读一读: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

    4、(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学生自由练读,指导学生读前两句。)(2)交流第三、四句。预设:我喜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其余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读一读:请同学们把自

    5、己喜欢的诗句有感情地再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你们自己感悟到的诗意。五、个性诵读,表达美1、教师创设情境:现在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2、学生自由朗读,组内交流体会。3、配乐,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趣入境1、介绍资料:你们知道诗人陆游吗?请你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的有关资料吧!(学生介绍诗人陆游。)2、教师补充古诗创作背景:诗人陆游因为被朝廷罢官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这时候那里热情好客的村民却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陆游一起,到山西村去领略一下那里的人文

    6、风光吧。(板书:游山西村。)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清古诗的节奏。2、学生练习朗读,找出诗中生字词,同桌交流学习。3、指学生读,正音,读准节奏。4、学习“豚”。你有什么需要给其他同学提醒的?(学生提醒:不要在“豚”的两撇上加点。)(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其他同学书空,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三、熟读古诗,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学习。(1)提出要求:结合书上注释和自己查找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2)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2、集体交流理解。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这句诗的意思。(1)汇报交流第一、二句。说理解:乡亲们是怎样招待他的?诗人

    7、对待村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抓词语:能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吗?(学生练习朗读,找重点词“足”,体会这里的“足”不单单指酒菜足,还指村民的淳朴、热情好客;找到“莫笑”,体会诗人对村民的感激之情。)(自由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想诗句:看到此情此景你们还可以想到哪些古诗句呢?(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2)汇报交流第三、四句。想画面: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理解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指的是美丽的小山村。)想象一下,除了花红柳绿,他还看到了什么?用“他还看到了”说一句话。悟心情

    8、: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你想想,陆游被罢官了,他的心情会怎样?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有没有嫌弃他?假如你就是诗人,你会怎样读这两句诗?带着感情读一读。(自由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四、精读古诗,感悟诗情1、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人的热情款待,他们的热情好客、淳厚质朴令诗人感到不舍。请同学们也当一回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这首诗。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同学们仔细品读,看看你们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结合生活事例,说说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

    9、谈谈吗?4、既然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诗,那就试着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吧!(学生练习背诵。)5、作者是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的?(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作者先叙事,后写景,寓情于景。整首诗无一字写“游”,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身影。这种影随人移,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每两句都构成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五、课外链接,拓展延伸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首诗一样,于写景中蕴含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们找来,读一读,背一背。老师找到一首,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

    10、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登飞来峰宋王安石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11、,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

    12、高层。“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六、巩固练习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两首”,一起来闯关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 人教新课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284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
  • 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
  •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