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论语选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材特点与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论语,学生较熟悉,他们在初中学过十则,高中必修一的“名著导读”部分,把论语列为必读的内容。特别是近年来,许多省市的高考把论语列为必考“三大文化经典”之一,学生很重视。所以,学习本单元,学生不仅有基础,而且有需要。但是,论语内容言简意丰,博大精深,学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老师有效地指导。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以下的 教学目标:1、学习选文,积累文言字词句方面的知识。 2、读懂故事,研读重点语句,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态度与思考3、从孔子的思想和思考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介绍先秦诸子概况以及孔子与论语,预
2、习1.2则第二课时-读懂故事,积累文言知识。概括孔子的形象,感受其精神魅力,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研读第2则)第三课时-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感受孔子的精神魅力;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品味简练的语言之美。(研读4.5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过程与方法:读懂故事,研读重点语句,概括孔子的形象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感受孔子的精神魅力,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难点 孔子的形象及其精神魅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先请大家猜一猜这个人物是谁:民国著名学者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他“是中国文化之中心,无他则无中国文化。自他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他而传,自他以后
3、数千年之文化赖他而开。”(孔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古圣先贤,去欣赏一个2500年前的故事吧。二、复习巩固1.孔子和论语2.检查预习:字音 长沮()桀溺()耦而耕()怃然()耰()辍()通假字:桀溺是鲁孔丘与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1.先自由朗读,再抽查,纠正字音。2最后齐读,找出主要人物,概括故事大意。3.同桌合作:一人朗读一人翻译,找出翻译上的难点,教师针对学生的翻译和问题,归纳总结文言现象。【译文】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孔丘吗?”“是。”“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那里
4、。”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坏人坏事象洪水一样泛滥,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避人的人,哪里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 归纳:重点词:子路问津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多义词:徒 是 与重点句式:而谁以易之(宾语前置)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四、合作探究 :论语中的语言非常简练,但包含了深刻的含义,体现了说话者的思想与看法,研读文中三个重点句子。教师示例分析第1句“是知津矣!” 学生分小组讨论第2
5、-4句,找代表发言。1、句意:这人(周游天下),他知道渡口在哪儿。可以有两种理解:嘲笑,这个人天天周游天下,中原的路恐怕是走遍了,理所当然应该知道道路在何方,何必来问我呢。想象长沮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哂笑(讥笑)。根据回答进一步引申:既然孔子不知道渡口在哪里,长沮偏说他知道,说明他对孔子的了解简直是超过了孔子自己,哪句话证明他对孔子是了解的:是鲁孔丘与?显然他是知道孔子的,是有一定了解的,他知道孔子不知道渡口在哪,却偏说孔子知道,显然他说的这个津不是孔子要问的那个津,长沮口中的津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第二种:将津引申为人生之路,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只不过不是往前走,而是调转车头,回家隐居去。故作神
6、秘的劝告,有点像佛祖微笑点化世人“是知津也。”其实他是借此表达对孔子的嘲讽。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这句话表现了桀溺对社会、对孔子的什么态度?子路没有从长沮那儿得到回答,只得转而向桀溺打听,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桀溺不但没有回答子路的问题,反而讲了一大堆道理。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天下到处都是洪水横流一般的混乱情形,你跟谁来改变它呢?-无法改变。另一层意思是说,你子路与其追随孔子这种避人之士,哪里比得上追随我桀溺一样的避世之士,出世而隐居呢!言外之意是,像我这样避世隐居的人才更高超更彻底,像孔子那样的人根本没有意义。-隐居最佳子路要问路,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534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