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学案: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学案: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WORD版含答案 2021 2022 学年 新教材 部编版 语文 必修 上册 古诗词 诵读 虞美人 春花秋月 何时
- 资源描述:
-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宋太宗三年(978),李煜作虞美人,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时年41岁。这首词作为李煜的绝笔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感情基调:凄凉哀伤。节奏:低沉缓慢。春花/秋月/何时,往事/知/多。小楼/昨夜/又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雕栏玉砌/应犹,只是/朱颜/。问君/能有/几多,恰似/一江春水/向东。2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这首词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悲哀伤感的。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
2、的现实,有诘问,有自问。通过写词人在秋月之夜登高望远,引发对故国的怀念,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和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腹愁绪。【古文今译】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_答案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他对人生已经绝望,遂不觉厌恶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感情之极端悲苦可以想见。
3、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又”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_答案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以春水来比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560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