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县郑旗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海原县 中学 2015 九年级 语文 下学 第一 模拟考试 试题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宁夏海原县郑旗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模拟考试试题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120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4分。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 (36分)1、 默写(16分)(1) ,白露为霜。(诗经)(2)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4) ,阴阳割昏晓。(望岳杜甫)(5)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李商隐)(6)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7)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8)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欧阳修)(9) ,自缘生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10)沉舟侧畔千
2、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1)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12)报君黄金台上意, 。(雁门太守行李贺)(13) ,身世浮沉雨打落下。(过零丁洋文天祥)(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周敦颐)(15)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16)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2、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4分)无( )顾及 残( )断壁 鳞次( )比 ( )而走险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把“不再”删掉) B.通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中山市的空气
3、更加清新。 (把“使”删掉) C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把“为了”删掉) D.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把“也”改为“就”)4、依次填入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此情此景多么壮丽啊! 细看一下,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A B C D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 ,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4、6、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什么是天然自净作用。(3分)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了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无害的物质。这就是所谓的天然自净作用。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7、综合学习。(4分)说到春节,压岁钱就会成为同学们的热门话题。认真品读下边漫画压岁钱!压
5、谁钱?,完成下面的题。、请用说明的文字介绍漫画的内容。(2分) 、说说你对“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2分) 8、名著阅读。(2分)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 。二、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俟其欣悦 ( ) 望其旗靡 ( )孰视之 ( ) 云归而岩穴暝( )10、翻译。(6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无
6、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记承天寺夜游紧扣“夜游”结构全文。全篇从“夜”写起,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和 ;接着写寻找夜游同伴并说明夜游的地点,为写景作铺垫;之后集中笔墨描写景物,结尾部分 。(2分)12、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分) 。1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有书赶紧读 黄以华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2至
7、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