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锦瑟》导学案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锦瑟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锦瑟导学案 广东省 惠阳 中山 中学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1、粤教版必修3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第14课 唐诗五首之锦瑟导学案编写:邓曼丽 审核:李冬梅课 前先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用典的特点,领会诗歌朦胧缠绵的意蕴和感时伤怀的情感基调。2、通过涵咏诗文,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学法指导】1、 自主赏析法 2、 典故分析法 3、 自主诵读法【课文助读】1、 走近作者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他三岁时,随父调动至江浙。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
2、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艺术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
3、,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最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李商隐的文章也是文囿异卉,他的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2、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
4、题目“锦瑟”是一种乐器。对锦瑟一诗的旨意,自宋以来,歧见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以为是悼念亡妻王氏,有人以为是怀恋令狐楚家名“锦瑟”的婢女,有人认为是描写瑟之华美及其音之清和,有人认为是伤唐室残破,有人认为是作者懊悔少年风流,有人认为是自伤生世遭际,有人则认为是对自身诗歌写作的回顾与总结一般认为,此诗可能作于作者晚年,是他回首往事,对一生遭际坎坷而发的感慨。因而,对此诗的背景介绍,也以这一认识为基点。3、李商隐名句集锦: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6、夕
5、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8、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预习自测】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中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3、请你提出一两个预习遇到的问题。 课 堂检测案【课堂探究】1、 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在诗中的颔联和颈联用的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当堂训练】1、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 B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 C颈联描写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