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类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22. 《礼记》二则.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33192
  • 上传时间:2025-11-19
  • 格式:PPT
  • 页数:25
  • 大小:1.6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礼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22. 礼记二则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 课件 22.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八年级下22.礼记二则人教版八年级下112233C课内知识优化练提示:点击进入讲评。5544DC66D7788A99111110101212人教版八年级下课外阅读拓展练13131414161615151717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素养专项练1818课内知识优化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兑(yu)命曰“学学半”B教学相长(zhng)也C选贤与(y)能D男有分(fn),女有归C【点拨】句中的“与”应读“j”。课内知识优化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知其旨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4)其此之谓乎()(5)选贤与能()(6)讲信修睦()(7)

    2、男有分,女有归()()味美所以自我反思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同“举”,推举培养职分,职守女子出嫁课内知识优化练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B选贤与能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虽有至道D【点拨】A项第一个“学”同“敩”,教导;B项“与”同“举”,推举;C项“矜”同“鳏”,老而无妻。课内知识优化练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B盗窃乱贼而不作C故曰:教学相长也D货恶其弃于地也D课内知识优化练【点拨】本题运用古今异义词分析法。古今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词义转移,即古代表示某个意义的词,现在表示另外的意

    3、义了。如“恨”,古义为遗憾,今义为仇恨。词义扩大,即指同一个词,现在所表示的意义比古代广泛。如“河”,古代特指黄河,现在泛指一般的河流。词义缩小,即指某个词在古代所表示的意义比现在广泛。如“谷”,古代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指谷类作物。感情色彩变化。A项“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B项“贼”古义:害人;今义:小偷,盗贼;C项“长”古义:推动,促进;今义:增长;D项“恶”古今义都有讨厌,厌恶,憎恨的意思。课内知识优化练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C弗学,不知其善也D处处志之C【点拨】A项前一个“亲”和“子”都用作动词

    4、;B项“老”“壮”“幼”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志”是名词用作动词。课内知识优化练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_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课内知识优化练(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_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课内知识优化练7.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虽有至道,弗学,不

    5、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课内知识优化练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出自战国时期法家的经典著作庄子。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的八条目。C“年”在甲骨文中写作,表示一个人扛着成熟的庄稼回家,本义是“收成”。D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同”是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思。【点拨】庄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A课内知识优化练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不独子其

    6、子()(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盗窃乱贼而不作()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80页第9-12题。培养用作动词,以为子幼而无父 作乱害人课内知识优化练10.写出“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_、_、_。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讲即_。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景象课内知识优化练11.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_示例:政权(包括社会财富)都属于社会中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课内知识优化练12.“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试着参照示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

    7、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_有。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课外阅读拓展练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强也()(3)学不可以已()(4)故木受绳则直()味美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80页第13-17题。勉励停止所以,因此课外阅读拓展练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使之然也辍耕之垄上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点拨】A.代词,它/动词,去,

    8、往;B.动词,知道/名词,同“智”,智慧;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C.都是连词,翻译成“即使”。C课外阅读拓展练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_(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冷。课外阅读拓展练16.【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文章的论点_;【乙】文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文章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课外阅读拓展练17.请你谈谈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_示例: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对“学”来讲,人的

    9、先天条件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同样也需要后天的努力。语文素养专项练18.(综合性学习文化传承素养)“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知书达礼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在打造“礼仪校园”的过程中,准备开展以“学礼明礼守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你所在班级的研究选题是“学生校园礼仪规范”,请你分条列举“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写出三条即可。_示例:课堂上,认真听讲,遵守纪律;课间,遵守校规,适量活动;尊重老师,服从老师的管理。语文素养专项练(2)(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素养)在以“做知书达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范”的意义。现在该你发言了,你会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_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任何单位或组织,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学校也是这样。作为学生,只有人人自觉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范”,才能营造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自己也会从中受益,反之,则人人受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22. 《礼记》二则.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319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