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Ⅱ 专题三 练案二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练案二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三 部分 现代文 阅读 专题 鉴赏 现代诗歌
- 资源描述:
-
1、练案二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题。(16分)蛇冯至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1926年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笔下“蛇”的形象,一改传统中的厌恶和恐惧,使人感到亲切、可爱。这是由于诗人喜欢蛇。B.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C.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
2、特点,写蛇像月影般轻轻走过,同时为“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般的梦境。D.因为蛇会咬人、缠人,所以“我”告诉心爱的姑娘,万一梦到它时,不要悚惧。新奇的比喻,显露了诗人的匠心。2.诗人在诗中借长蛇衔来“你”的梦境,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你”的心情。下列四则流行歌词中,若仅就文意来看,最接近诗人此种心情的一项是()(3分)A.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B.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C.我多么希望知道你的心里怎么想?年轻的心,是否拥有一样的愿望。D.心中想的念的盼的望的不会再是你,不愿再承受,要把你忘记。3.这首诗由一条情节线索贯穿全诗,每一节诗都有一个情节,简
3、要概括其内容。(4分)4.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有什么特点?(6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16分)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1954年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以“莲花的开落”比喻“打江南走过”的“我”的容颜憔悴,突出“我”倍受相思煎熬。B.“东风不来”“跫音不响”既点出环境的冷清幽静,又暗示等待的人没有归来。C.“柳絮不飞”“春帏不揭”的状态,和“寂寞的城”“窗扉紧
4、掩”的比喻,刻画了闺中女子寂寞、闭锁的心境。D.第三节表明“我”并不是女子等待的“归人”,“我”只是骑着马路过这个江南小城。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莲花”“柳絮”“青石”“春帷”“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在诗中营造了浓厚的江南气息,使诗歌具有古典美。B.“美丽的错误”是本诗的诗眼,说是个“错误”,是因为“我”并不是闺中女子所等待的那个人;说是“美丽”的,则强调女子容颜漂亮,让人惊艳。C.诗歌首尾呼应,第二节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为界,前面三句和后面三句在内容上和句式上基本相同,使全诗结构齐整而巧妙。D.诗歌运用了“我”与女子两种视角,
5、“我”和“你”两个叙述人称,并使他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自始至终未点明“我”与女子的关系,反而留下丰富的遐想空间。7.如何理解“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中的“错误”一词的含义?(4分)8.这首诗被广为传诵,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6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9分)雪白的墙梁小斌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早晨,我上街去买蜡笔,看见一位工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他回头向我微笑,他叫我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这上面曾经那么肮脏,写有很多粗暴的字。妈妈,你也哭过,就为那些辱骂的缘故,爸爸不在了,永远地不在了。比我喝的牛奶还要
6、洁白、还要洁白的墙,一直闪现在我的梦中,它还站在地平线上,在白天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我爱洁白的墙。永远地不会在这墙上乱画,不会的,像妈妈一样温和的晴空啊,你听到了吗?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1980年5月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以儿童的视角、语言写成的诗,景淡笔也淡,但诗情诗趣诗意从这轻松的情绪中流露出来,使我们看到了诗人的期望和追求,一字一行,都打动人心。B.诗以刚刚结束的“文革”的历史作为背景,叙述者以儿童的身份出现,有一种强烈的“伤痕”意识,这在该诗中有着具体而明确的表现。C.诗中的“我”怀着童心向妈妈述说了他所看见的粉刷一新的雪白的长长围墙;面对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803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武汉专版课件:9.pptx(共2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