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案一座铜像_沪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教案 铜像 沪教版
- 资源描述:
-
1、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电子教案执教: 课题24 一座铜像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铜、塑、侵、药、迸、库、屹、览、瞻”。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照样子写句子。能照样子用“凡是都”说 一句话。4、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学习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1、 认识本课9个生字。理解词语“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2、 照样子写词语;照样子用“凡是都”说一句话。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于连所面临的情况的危急。相关链接介绍故事“八女投江”。第一课时课件内容教
2、学过程导入学习媒体出示于连图片一、导入课文 1、 师:五百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男孩叫于连,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一座铜像。2、 出示课题 24、一座铜像3、 集体读题。4、 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预设答案:一座铜像是谁的像?为什么要给他塑像?)初读课文媒体出示:边听边想,文章写了小男孩一件什么事?五百年前,比利时小英 于连 发现一条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的导火线,他机智地用自己的小便扑灭了导火线上的火花,最后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媒体出示9个生字:铜、塑、侵、药、迸、库、屹、览、瞻出示媒体:田字格“瞻”媒体出示选择一个词语,用学过的方法解释:迸
3、跳 干涸 急中生智 瞻仰 出示媒体(常用方法指南:查字典、字面解释、找近义词理解等)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 听录音 完成填空 交流,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集体读2、 学习生字、词语。(1)开小火车读生字注意:“塑”读准平舌音,“迸”、“ 侵”不要读错。“瞻”是翘舌音。(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下“言”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3)理解词语 迸跳:(联系上下文)本文指火星边向外便溅出,便向前跳跃。干涸(联系上下文):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急中生智(联系课文内容):危急的时候,猛然想出了办法。瞻仰(查字典):指恭敬地看。瞻:往前或往上看。仰:脸向上。3、集体读词语。复习巩固三
4、、复习巩固1、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是小于连用他的聪明才智保住了整个城市。2、复习生字新词。3、分四组正确朗读课文。拓展作业媒体出示作业要求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照样子写词语:例:又窄又深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3、读熟课文。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媒体出示:铜像、塑像、侵略者、迸跳、火药库、屹立、游览、瞻仰媒体出示:字词积累又窄又深又_又_又_又_又_又_又_又_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词语。2、小试身手: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吗? 读例子 指名说3、指名读课文。研读课文媒体出示:读课文,思考:1、于连在广场上玩,他当时闻到了什么?看到什么?2、情况十分危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3
5、、他想出了什么办法灭掉了导火线上的火花?针对上面这3个问题,请你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媒体出示: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着。有感情朗读。于连在玩中发现这一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媒体出示句子: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渗沟里“滋滋”地燃烧着。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府地下室的大火药库。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喊人吧,来不及了。读出情况的危急于连先想的几种方法,为什么都不合适?他想了什么办法灭掉了导火线上的火花?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