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四册学案:11-2 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四册学案:11-2 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 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 2020 202
- 资源描述:
-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11.2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必备知识自主学习1.平面的基本事实(1)基本事实1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基本事实1的作用是揭示确定平面的条件.(2)基本事实2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基本事实2的作用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2.平面基本事实的推论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三个推论与基本事实1是一回事,对吗?提示:三个推论与基本事实1是一回事,这三个推论都可以转化成经过不
2、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的基本事实.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1)几何里的平面是有厚度的,有边界的.()(2)若线段AB在平面内,则直线AB在平面内.()(3)平面与平面相交,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4)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提示:(1). 几何里的平面是没有厚度,无限延展而没有边界的.(2).直线AB在平面内,因为线段AB在平面内,所以线段AB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故线段AB上A,B两点一定在平面内,由公理1可知直线AB在平面内.(3). 平面与平面相交,它们有无限个公共点,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4).如三点共线,这两个平面有可能相
3、交,也可能重合,所以该命题错误.2.能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是()A.空间三个点B.一个点和一条直线C.无数个点D.两条相交直线【解析】选D.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确定一个平面,A,B,C中的条件不能保证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故不正确.3.(教材二次开发:例题改编)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BB1的中点,直线D1M与平面ABCD交于点N,则线段AN的长度为_.【解析】连接BD,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B1=DD1,BB1DD1,DD1BD,所以四边形BB1D1D为矩形,BD,D1M相交,其交点为D1M与平面ABCD的交点N,因为M是BB1的中点,
4、所以BM=DD1,BMDD1,BM为DD1N的中位线,B为DN的中点,正方体各棱长为1,所以BN=BD=,在ABN中,AB=1,BN=,ABN=135,AN2=AB2+BN2-2ABBNcosABN=3+21=5,所以AN=.答案: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类型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间的转化(数学抽象、直观想象)1.若点A在平面内,直线a在平面内,点A不在直线a上,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A.A,a,AaB.A,a,AaC.A,a,AaD.A,a,Aa【解析】选A.点与线、面的关系用、;线与面的关系用、.B项中,“a”错;C项中“A”错;D项中“Aa”错.2.如图所示,用符号语言可表达为()A.=m,n,A
5、m,AnB.=m,n,Am,AnC.=m,n,mn=AD.=m,n,mn=A【解析】选C.结合图形可以得出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m,直线n在平面内,直线m,n相交于点A,点A在直线m,n上,结合选项可得C正确.3.如图所示,根据图形用符号表示下列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1)点P与直线AB.(2)点C与直线AB.(3)点A1与平面AC.(4)直线AB与直线BC.(5)直线AB与平面AC.(6)平面A1B与平面AC.【解析】(1)点P直线AB.(2)点C直线AB.(3)点A1平面AC.(4)直线AB直线BC=点B.(5)直线AB平面AC.(6)平面A1B平面AC=直线AB.三种语言的转换方法(1
6、)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表示一个图形时,首先仔细观察图形有几个平面、几条直线且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试着用文字语言表示,再用符号语言表示.(2)要注意符号语言的意义. 如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能用“”或“”,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只能用“”或“”.【补偿训练】如图所示,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A.=lB.,lC.l,lD.,l【解析】选D.显然题干图中,且l.类型二点、线的共面问题(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典例】1.若空间中有四个点,则“这四个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是“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已知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
7、点,求证:这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思路导引】1.由题意,根据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2.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三条直线共点;二是任意三条直线都不共点,故要分两种情况.【解析】1.选A.由题意,根据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所以“这四个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反之不一定成立,所以“这四个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是“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已知:a,b,c,d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求证:a,b,c,d共面.证明:(1)若a,b,c三线共点于O,如图所示,因为O
8、d,所以经过d与点O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因为A,B,C分别是d与a,b,c的交点,所以A,B,C三点在平面内.由基本事实2知a,b,c都在平面内,故a,b,c,d共面.(2)若a,b,c,d无三线共点,如图所示,因为ab=A,所以经过a,b有且仅有一个平面,所以B,C.由基本事实2知c.同理,d,从而有a,b,c,d共面.综上所述,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这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证明点、线共面问题的常用方法(1)先由部分点、线确定一个面,再证其余的点、线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用“纳入法”.(2)先由其中一部分点、线确定一个平面,其余点、线确定另一个平面,再证平面与重合,即用“同一法”.(3)假设
9、不共面,结合题设推出矛盾,即用“反证法”.1.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的平面数是()A.1B.2C.3D.1或3【解析】选D.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三个交点,则确定1个平面;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交于同一点时,若三条直线共面,则能确定1个平面,若三条直线不共面,则能确定3个平面.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AA1与CC1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点B,C1,D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画出平面AC1与平面BC1D及平面ACD1与平面BDC1的交线.【解析】(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因为AA1CC1,所以AA1与CC1可确定平面AC1,所以AA1
10、与CC1在同一平面内.(2)因为点B,C1,D不共线,所以点B,C1,D可确定平面BC1D,所以点B,C1,D在同一平面内.(3)如图,因为ACBD=O,D1CDC1=E,所以O平面AC1,O平面BC1D.又C1平面AC1,C1平面BC1D.所以平面AC1平面BC1D=OC1.同理平面ACD1平面BDC1=OE.【补偿训练】求证:如果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都与另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四条直线共面.【解析】已知:abc,la=A,lb=B,lc=C.求证:直线a,b,c和l共面.证明:如图所示,因为ab,由推论3可知直线a与b确定一个平面,设为.因为la=A,lb=B,所以Aa,Bb,则A,B.又因为
11、Al,Bl,所以由基本事实2可知l.因为bc,所以由推论3可知直线b与c确定一个平面,同理可知l.因为平面和平面都包含着直线b与l,且lb=B,而由推论2知:平面与平面重合,所以直线a,b,c和l共面.类型三点共线、线共点问题(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典例】1.不共线三点A,B,P且P平面,AP=A1,BP=B1,AB=O,当点P在空间中变动时,定点O与动直线A1B1的位置关系是_.2.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E,H分别是AB,AD的中点,F,G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求证:直线EF,GH,AC交于一点.【思路导引】1.注意三点A1,B1,O所在的平面,利用基本事实3即可得出结
12、论.2.可先判断出某两条直线相交,再证明第三条直线也通过这两条直线的交点.【解析】1.由题意知平面ABP=A1B1,AB=O,所以O平面ABP,且O,所以OA1B1.答案:OA1B12.因为AE=EB,AH=HD,所以EHBD,且EH=BD.因为=,所以FGBD,且FG=BD.所以EHFG,且EHFG,故四边形EFGH为梯形,则EF与GH必相交,设交点为P,P平面ABC,又P平面DAC,又平面ABC平面DAC=AC,故PAC,即EF,GH,AC交于一点.将本例2改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H,G分别是AD,CD的中点,E,F分别为边AB,BC上的点,且=.求证:(1)点E,F,G,H四点共面
13、;(2)直线EH,BD,FG相交于同一点.【证明】(1)如图所示,连接EF,HG,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H,G分别是AD,CD的中点,所以HGAC且HG=AC.又=,所以EFAC且EF=AC.故EFHG,即E,F,G,H四点共面.(2)由(1)知EFHG且EFHG,所以设EH与FG交于点P,因为EH平面ABD,所以P在平面ABD内,同理P在平面BCD内,且平面ABD平面BCD=BD,所以点P在直线BD上,所以直线EH,BD,FG相交于一点.1.证明线共点问题的方法方法一:可把其中一条作为分别过其余两条直线的两个平面的交线,然后再证两条直线的交点在此直线上.方法二:先将其中一条直线看作某两个平
14、面的交线,证明该交线与另两条直线分别交于两点,再证点重合,从而得三线共点.2.证明点共线的问题方法方法一:证明多点共线通常利用基本事实3,即两相交平面交线的唯一性,通过证明点分别在两个平面内,证明点在相交平面的交线上.方法二: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证明其他点也在此直线上.1.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作截面PQR,若PQ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M,RQ与DB的延长线交于点N,RP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K.(1)求证:直线MN平面PQR;(2)求证:点K在直线MN上.【证明】(1)因为PQ平面PQR,M直线PQ,所以M平面PQR,因为RQ平面PQR,N直线RQ,所以N平面PQR,所以直线MN平面
15、PQR.(2)因为M直线CB,CB平面BCD,所以M平面BCD.由(1)知,M平面PQR,所以M在平面PQR与平面BCD的交线上,同理可知N,K也在平面PQR与平面BCD的交线上,所以由基本事实3知,M,N,K三点共线,所以点K在直线MN上.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A1,AB的中点.(1)证明:点E,F,C,D1共面;(2)证明:D1E,DA,CF三线交于一点.【证明】(1)连接A1B,根据正方体的几何性质可知A1BCD1.由于E,F分别是AA1,AB的中点,所以EFA1B,所以EFCD1,所以E,F,C,D1四点共面.(2)由于EFCD1,EFCD1,所以D1
16、E与CF延长后必相交,设交点为P,由于PD1E,D1E平面ADD1A1,PCF,CF平面ABCD,根据基本事实3可知P在平面ADD1A1与平面ABCD的交线DA上,所以D1E,DA,CF三线交于一点.【补偿训练】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B1C1,A1D1的中点.求证:平面ABB1A1与平面CDFE相交.【证明】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B1C1的中点,所以EC与B1B不平行,延长CE与BB1,延长线相交于一点H,所以HEC,HB1B,又知B1B平面ABB1A1,CE平面CDFE,所以H平面ABB1A1,H平面CDFE,故平面ABB1A1与平面CDFE相
17、交.备选类型几何体的截面问题(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典例】正三棱柱ABC-A1B1C1中所有棱长均为2,点E,F分别为棱BB1,A1C1的中点,若过点A,E,F作一截面,则截面的周长为()A.2+B.2+C.2+D.2+【思路导引】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延长AF和CC1交于点M,连接EM,交B1C1于点P,连接FP,则过点A,E,F的截面为四边形AEPF,利用正三棱柱的结构特征,分别利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即可求解.【解析】选B.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过点E作ENCC1于点N,延长AF和CC1交于点M,连接EM,交B1C1于点P,连接FP,则过点A,E,F的截面为四边形
18、AEPF,如图所示,由MFC1MAC,可得MC1=2,由MPC1MEN,可得=,解得PC1=,则B1P=,在直角AA1F中,AA1=2,A1F=1,则AF=,在直角ABE中,AB=2,BE=1,则AE=,在直角B1EP中,B1E=1,B1P=,则PE=,在C1FP中C1F=1,C1P=,FC1P=60,由余弦定理可得PF2=C1F2+C1P2-2C1FC1PcosPC1F=12+-21cos60=,即PF=,所以截面的周长为+=2+.解决几何体的截面问题的基本方法(1)直接法用直接法解决截面问题的关键是:截面上的点在几何体的棱上,且两两在一个平面内,我们可以借助于基本事实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
19、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直接解决这类问题.(2)延长线法用延长线法解决截面问题的关键是:截面上的点中至少有两个点在一个几何体的一个表面上,我们可以借助于基本事实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直接解决这类问题.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Q是棱DD1上的动点,则过A,Q,B1三点的截面的形状为_.【解析】点Q在棱DD1上移动,当点Q与点D1重合时截面为等边三角形AB1D1,如图(1)所示;当点Q与点D重合时,截面为矩形AB1C1D,如图(2)所示;当点Q不与点D,D1重合时,截面为等腰梯形AQRB1,如图(3)所示.答案:等边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097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