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普通高中数学课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69255
  • 上传时间:2025-11-22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普通高中 数学课 如何 渗透 研究性学习
    资源描述:

    1、普通高中数学课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高中数学课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呢?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

    2、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活动铺垫了基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事实上,课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本身就是一节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比如,三角函数中,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研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等。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规律,

    3、体验研究的乐趣。二、在数学问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我们开展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身体验问题。数学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我们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研究的方向,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渗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1、在数学的应用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传统教学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能将学到数学知识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也是我们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数列知识解决购房、购车分期付款问题,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最佳方案问题,等等。带动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无

    4、穷的乐趣,真正的做到使学生学以致用。数学的应用不仅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问题,建立解决各种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一方面能用所学的数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抽象成数学的模型,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循环推进。2、在数学开放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数学开放题能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能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5、,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将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数学开放题作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一个切入口,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题通常是改变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三、在社会实践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的获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并亲身参与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6、予以解决。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具体说来,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使他们发现研究数学的乐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把握指导的度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

    7、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

    8、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既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学模式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达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的指导必须把握一个度。“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

    9、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10、,更重于传播知识。总之,“研究性学习”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研究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参与和改造社会,从而获得发展的基础。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普通高中数学课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925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理科广东专用)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8 第43练.docx《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理科广东专用)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8 第43练.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下载.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下载.docx
  • 江苏省姜堰二中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江苏省姜堰二中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周测试卷数学试题4.doc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周测试卷数学试题4.doc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理科广东专用)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8 第41练.docx《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理科广东专用)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8 第41练.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9.doc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9.doc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理科广东专用)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6 第30练.docx《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理科广东专用)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6 第30练.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预热题】.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预热题】.docx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7.doc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7.doc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理科广东专用)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2 第6练.docx《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理科广东专用)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2 第6练.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轻巧夺冠】.docx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6.doc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6.doc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7 第32练.docx《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7 第32练.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能力提升】.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能力提升】.docx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3.doc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3.doc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7 第31练.docx《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7 第31练.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11.doc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11.doc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7 第27练.docx《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7 第27练.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综合题】.docx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10.doc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10.doc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综合卷】.docx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6 第22练.docx《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6 第22练.docx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1.doc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体艺生数学周练1.doc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精练】.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精练】.docx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3 第7练.docx《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必考题型过关练:专题3 第7练.docx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附答案【突破训练】.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