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_2019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驻马店市 2018 _2019 学年 数学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高一(文科)数学试题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的值等于( )A. B. C. D. 【答案】A【解析】= ,选A.2.已知在中,且,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先确定D位置,根据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将用,表示出来得到答案.【详解】 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加减,没有注意向量方向是容易犯的错误.3. 某单位共有老、中、青职工430人,其中有青年职工160人,中年职工人数是老年职工人数的2倍为了解职工身体状况
2、,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青年职工32人,则该样本中的老年职工人数为()A. 9B. 18C. 27D. 3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条件中职工总数和青年职工人数,以及中年和老年职工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出老年职工的人数,根据青年职工在样本中的个数,算出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用概率乘以老年职工的个数,得到结果设老年职工有x人,中年职工人数是老年职工人数的2倍,则中年职工有2x,x+2x+160=430,x=90,即由比例可得该单位老年职工共有90人,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青年职工32人,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用分层抽样的比例应抽取90=18人故选B考点:分层抽样点评:本题是一
3、个分层抽样问题,容易出错的是不理解分层抽样的含义或与其它混淆抽样方法是数学中的一个小知识点,但一般不难,故也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不容错过4.计算:的结果为( )A. 1B. 2C. -1D. -2【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恒等变换公式化简得的答案.【详解】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5.已知平面向量满足:,若,则的值为( )A. B. C. 1D. -1【答案】C【解析】【分析】将代入,化简得到答案.【详解】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运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6.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A. 3B. 4C. 5D
4、. 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程序框图依次计算得到答案.【详解】根据程序框图依次计算得到 结束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意在考查学生对于程序框图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7.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相邻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1,则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先计算周期得到,得到函数表达式,再根据中心对称公式得到答案.【详解】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相邻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1则 的对称中心横坐标为: 对称中心为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周期,对称中心,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8.已知样本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2,则的值为( )A. 88B
5、. 96C. 108D. 11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公式列方程组,得出和的值,再由可求得的值。【详解】由于样本的平均数为,则有,得,由于样本的方差为,有,得,即,因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均数与方差公式求参数,解题的关键在于平均数与方差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9.已知角满足,且,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角度范围先计算和,再通过展开得到答案.【详解】,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将是解题的关键.10.已知函数的值域为,且图像在同一周期内过两点,则的值分别为( )A. B. C. D. 【
6、答案】C【解析】【分析】先利用可求出的值,再利用、两点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周期的一半,计算出周期,再由可计算出的值,从而可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两点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周期的一半,则,因此,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求解步骤如下:(1)求、:,;(2)求:根据题中信息求出最小正周期,利用公式求出的值;(3)求:将对称中心点和最高、最低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若选择对称中心点,还要注意函数在该点附近的单调性。11.在中,已知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且,则的最小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出和的表达式,由,结合正弦
7、定理得出的表达式,利用余弦定理得出的表达式,可解出的值,于此确定三边长,再利用大边对大角定理得出为最小角,从而求出。【详解】,由正弦定理,即,解得,由大边对大角定理可知角是最小角,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应用,考查大边对大角定理,在解题时,要充分结合题中的已知条件选择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求解,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12.若函数有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令,得,再令,得出,并构造函数,将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函数在区间有交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可得出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令,得,令,则,所以,构造函数,其中,由于,
8、所以,当时,直线与函数在区间有交点,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在求解含参函数零点的问题时,若函数中只含有单一参数,可以采用参变量分离法转化为参数直线与定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难点在于利用换元法将函数解析式化简,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中等题。第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扇形的面积为,圆心角为,则该扇形半径为_【答案】2【解析】【分析】将圆心角化为弧度制,再利用扇形面积得到答案.【详解】圆心角为扇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属于简单题.14.有五条线段,长度分别为2,3,5,7,
9、9,从这五条线段中任取三条,则所取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为_【答案】【解析】【分析】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并找出事件“所取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所包含的基本事件,再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出所求事件的概率。【详解】所有的基本事件有:、,共个,其中,事件“所取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共个,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知,事件“所取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的计算,解题的关键就是列举基本事件,常见的列举方法有:枚举法和树状图法,列举时应遵循不重不漏的基本原则,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15.在中,已知角的对边分别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