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四边形”教学分析》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边形”教学分析
- 资源描述:
-
1、“四边形”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初步的直观认识。3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4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5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2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3创设问题情
2、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4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5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估算意识。6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2通过观察、操作及多种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3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问
3、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4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之美。二、教学重点1能直观感知四边形,区分和辨认平行四边形。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3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三、教学难点1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2理解周长的含义。3估计物体的长度或周长。四、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算等,这些都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4、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算。内容结构如下:在编排上,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教材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的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了每个年级的学习重点又注意了前后连贯。例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就是分两段编写的,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那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本段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
5、间观念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五、教与学的建议课标将“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因此,小学阶段教材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加强了P3738P41 例 1P4243 例 2、例 3P45 例 4、例 5P3536 例 1、例 2四边形四边形周 长估 计平行四边形长正方形的周长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教材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的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目的
6、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如教材把校园体育运动场景作为单元主题图,用一个小朋友推移拉门的情境作为平行四边形得导入材料。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008年中考数学复习“六原则”.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