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套)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 一次函数.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100套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 一次函数 全国 100 2013 年中 数学试卷 分类 汇编 一次 函数
- 资源描述:
-
1、一次函数 1、(2013 陕西)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不同象限的两点 A(2,m),B(n,),那么一定有()Am0,n0 Bm0,n0 Cm0 Dm0,n0 考点:一般考查的是一次函数或者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解析:因为 A,B 是不同象限的点,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要不在一、三象限或在二、四象限,由点 A 与点 B 的横纵坐标可以知:点 A 与点 B 在一、三象限时:横纵坐标的符号应一致,显然此题不可能,点 A 与点 B 在二、四象限:点 A 在四象限得 m0,点 B 在二象限得 n0,t0,b=1+t 当 t=3 时,b=4 4yx (2)当直线 yxb 过
2、M(3,2)时 23b 解得 b=5 5=1+t t=4 当直线 yxb 过 N(4,4)时 44b 解得 b=8 8=1+t t=7 4t7(3)t=1 时,落在 y 轴上;t=2 时,落在 x 轴上;39、(2013牡丹江压轴题)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OABC 的对角线 AC=12,tanACO=,(1)求 B、C 两点的坐标;(2)把矩形沿直线 DE 对折使点 C 落在点 A 处,DE 与 AC 相交于点 F,求直线 DE 的解析式;(3)若点 M 在直线 DE 上,平面内是否存在点 N,使以 O、F、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
3、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3718684 分析:(1)利用三角函数求得 OA 以及 OC 的长度,则 C、B 的坐标即可得到;(2)直线 DE 是 AC 的中垂线,利用待定系数法以及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关系即可求得 DE 的解析式;(3)分当 FM 是菱形的边和当 OF 是对角线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 N 的坐标 解答:解:(1)在直角OAC 中,tanACO=,设 OA=x,则 OC=3x,根据勾股定理得:(3x)2+(x)2=AC2,即 9x2+3x2=144,解得:x=2 故 C 的坐标是:(6,0),B 的坐标是(6,6);(2)直线 AC 的斜率是:=,则直线 DE 的
4、斜率是:F 是 AC 的中点,则 F 的坐标是(3,3),设直线 DE 的解析式是 y=x+b,则 9+b=3,解得:b=6,则直线 DE 的解析式是:y=x6;(3)OF=AC=6,直线 DE 的斜率是:DE 与 x 轴夹角是 60,当 FM 是菱形的边时(如图 1),ONFM,则NOC=60或 120 当NOC=60时,过 N 作 NGy 轴,则 NG=ONsin30=6=3,OG=ONcos30=6=3,则 N 的坐标是(3,3);当NOC=120时,与当NOC=60时关于原点对称,则坐标是(3,3);当 OF 是对角线时(如图 2),MN 关于 OF 对称 F 的坐标是(3,3),FO
5、D=NOF=30,在直角ONH 中,OH=OF=3,ON=2 作 NLy 轴于点 L 在直角ONL 中,NOL=30,则 NL=ON=,OL=ONcos30=2=3 故 N 的坐标是(,3)则 N 的坐标是:(3,3)或(3,3)或(,3)40、(2013绥化压轴题)如图,直线 MN 与 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 A,C 两点,分别过 A,C两点作 x 轴,y 轴的垂线相交于 B 点,且 OA,OC(OAOC)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 x214x+48=0 的两个实数根(1)求 C 点坐标;(2)求直线 MN 的解析式;(3)在直线 MN 上存在点 P,使以点 P,B,C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
6、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 P 点的坐标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通过解方程 x214x+48=0 可以求得 OC=6,OA=8则 C(0,6);(2)设直线 MN 的解析式是 y=kx+b(k0)把点 A、C 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析式,列出关于系数 k、b 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即可求得它们的值;(3)需要分类讨论:PB 为腰,PB 为底两种情况下的点 P 的坐标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解答 解答:解:(1)解方程 x214x+48=0 得 x1=6,x2=8 OA,OC(OAOC)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 x214x+48=0 的两个实数根,O
7、C=6,OA=8 C(0,6);(2)设直线 MN 的解析式是 y=kx+b(k0)由(1)知,OA=8,则 A(8,0)点 A、C 都在直线 MN 上,解得,直线 MN 的解析式为 y=x+6;(3)A(8,0),C(0,6),根据题意知 B(8,6)点 P 在直线 MNy=x+6 上,设 P(a,a+6)当以点 P,B,C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需要分类讨论:当 PC=PB 时,点 P 是线段 BC 的中垂线与直线 MN 的交点,则 P1(4,3);当 PC=BC 时,a2+(a+66)2=64,解得,a=,则 P2(,),P3(,);当 PB=BC 时,(a8)2+(a+66
8、)2=64,解得,a=,则 a+6=,P4(,)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 P 有:P1(4,3),P2(,)P3(,),P4(,)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3)题时,要分类讨论,防止漏解另外,解答(3)题时,还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1、(2013常州压轴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一次函数 y=2x+2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 A,与 y 轴交于点 C,点 B 的坐标为(a,0),(其中 a0),直线 l 过动点 M(0,m)(0m2),且与 x 轴平行,并与直线 AC、BC 分
9、别相交于点 D、E,P 点在 y 轴上(P 点异于 C 点)满足PE=CE,直线 PD 与 x 轴交于点 Q,连接 PA(1)写出 A、C 两点的坐标;(2)当 0m1 时,若PAQ 是以 P 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注:若HNK 满足 HN=2HK,则称HNK 为以 H 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求出 m 的值;(3)当 1m2 时,是否存在实数 m,使 CDAQ=PQDE?若能,求出 m 的值(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3718684 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解;(2)如答图 1 所示,解题关键是求出点 P、点 Q 的坐标,然后利用 P
10、A=2PQ,列方程求解;(3)如答图 2 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将已知的比例式转化为:,据此列方程求出 m 的值 解答:解:(1)在直线解析式 y=2x+2 中,令 y=0,得 x=1;x=0,得 y=2,A(1,0),C(0,2);(2)当 0m1 时,依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 1 所示 PE=CE,直线 l 是线段 PC 的垂直平分线,MC=MP,又 C(0,2),M(0,m),P(0,2m2);直线 l 与 y=2x+2 交于点 D,令 y=m,则 x=,D(,m),设直线 DP 的解析式为 y=kx+b,则有,解得:k=2,b=2m2,直线 DP 的解析式为:y=2x+2m2 令 y=0
11、,得 x=m1,Q(m1,0)已知PAQ 是以 P 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由图可知,PA=2PQ,即,整理得:(m1)2=,解得:m=(1,不合题意,舍去)或 m=,m=(3)当 1m2 时,假设存在实数 m,使 CDAQ=PQDE 依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 2 所示 由(2)可知,OQ=m1,OP=2m2,由勾股定理得:PQ=(m1);A(1,0),Q(m1,0),B(a,0),AQ=m,AB=a+1;OA=1,OC=2,由勾股定理得:CA=直线 lx 轴,CDECAB,;又CDAQ=PQDE,即,解得:m=1m2,当 0a1 时,m2,m 不存在;当 a1 时,m=当 1m2 时,若 a1,则
12、存在实数 m=,使 CDAQ=PQDE;若 0a1,则 m不存在 点评:本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考查了坐标平面内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解方程等知识点题目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第(3)问中,注意比例式的转化,这样可以简化计算 42、(2013滨州压轴题)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直线 l1的函数表达式为 y=x,请直接写出过原点且与 l1垂直的直线 l2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过原点的直线 l3向上的方向与 x 轴的正方向所成的角为 30 求直线 l3的函数表达式;把直线 l3绕原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的直线 l4,求直线 l4的函数表达式
13、(3)分别观察(1)(2)中的两个函数表达式,请猜想:当两直线垂直时,它们的函数表达式中自变量的系数之间有何关系?请根据猜想结论直接写出过原点且与直线 y=垂直的直线 l5的函数表达式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得出 l2的函数表达式;(2)先设直线 l3的函数表达式为 y=k1x(k10),根据过原点的直线 l3向上的方向与 x 轴的正方向所成的角为 30,直线过一、三象限,求出 k1=tan30,从而求出直线 l3的函数表达式;根据 l3与 l4的夹角是为 90,求出 l4与 x 轴的夹角是为 60,再设 l4的解析式为y=k2x(k20),根据直线 l4过二、四象限
14、,求出 k2=tan60,从而求出直线 l4的函数表达式;(3)通过观察(1)(2)中的两个函数表达式可得出它们的函数表达式中自变量的系数互为负倒数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即可求出与直线 y=垂直的直线 l5的函数表达式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y=x;(2)设直线 l3的函数表达式为 y=k1x(k10),过原点的直线 l3向上的方向与 x 轴的正方向所成的角为 30,直线过一、三象限,k1=tan30=,直线 l3的函数表达式为 y=x;l3与 l4的夹角是为 90,l4与 x 轴的夹角是为 60,设 l4的解析式为 y=k2x(k20),直线 l4过二、四象限,k2=tan60=,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008年中考数学复习“六原则”.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