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类型(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6单元 10 劝学(分层作业)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32489
  • 上传时间:2025-10-27
  • 格式:PPT
  • 页数:21
  • 大小:257.2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6单元 10 劝学分层作业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 江苏 专版 2023 2024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单元 劝学 分层 作业 课件 部编版 必修
    资源描述:

    1、123456789 10 11A 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 解析 A项,“知”同“智”。B项,“生”同“性”。D项,“有”同“又”。123456789 10 1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 就:趁着,顺便。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检验。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D.以为轮,其曲中规规:圆规。A 解析 A项,就:接近,靠近。123456789 10 1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取

    2、之于蓝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不复挺者,使之然也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 解析 C项,都是连词,表并列。A项,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介词,从。B项,用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语气词,引出原因、解释等。D项,兼词,相当于“于此”/语气词,相当于“啊”。123456789 10 1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蟹六跪而二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A./B./C.

    3、/D./B 解析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顺承关系。123456789 10 115.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金就砺则利非能水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积善成德假舆马者,非利足也A./B./C./D./B 解析 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23456789 10 1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2)古诗句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

    4、用“,”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4)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两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5)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后跟极目远望,也“”。(6)荀子在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引出“,”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7)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

    5、桨渡江河四个类比,推出了“,”的结论。123456789 10 1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B 级能力素养提升练123456789 10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

    6、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有删改)123456789 10 11是故君子者,性非绝世,善自托于物也。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万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也。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此则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尔。夫是故道之于心也,犹火之于人目也。中阱深室,幽黑无见,及设盛烛,则百物彰矣。此则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己明矣。天地之道,神明之为,不可见也。学问圣典,心思道术,则皆来睹矣。此则道之材也,非心之明也,而人假之,则为己知矣。123456789 10

    7、11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譬犹巧倕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先圣之智,心达神明,性直道德,又造经典以遗后人。试使贤人君子,释于学问,抱质而行,必弗具也;及使从师就学,按经而行,聪达之明,德义之理,亦庶矣。是故圣人以其心来造经典,后人以经典往合圣心也,故修经之贤,德近于圣矣。(节选自王符潜夫论赞学,有删改)123456789 10 1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B.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

    8、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C.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D.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A 解析“是故”用于句首,引出“结果”,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道”作“索”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123456789 10 11123456789 10 11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寒于水”与“而其明智有相万也”的“而”用法相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B.“而闻者彰”与“则百物彰矣”的“彰”含义相同,都是“清楚”的意思。C

    9、.“假舟楫者”与“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尔”的“假”含义相同,都是“借助”的意思。D.“而绝江河”与“性非绝世”的“绝”含义相同,都是“超越”“超过”的意思。D 解析“而绝江河”的“绝”是“横渡”的意思;“性非绝世”的“绝”是“超过”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123456789 10 1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赞”都有劝勉、勉励的意思,两篇文章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B.劝学赞学节选部分论证结构相同,都是先行论证,再归纳论点。C.赞学除强调学习的意义外,还强调了“道”对人的心灵的重要作用。D.两篇选段都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B 解析

    10、 B项,“都是先行论证,再归纳论点”错误。劝学的选段是先论证后得出论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而赞学是先给出论点“是故君子者,性非绝世,善自托于物也”,再进行论证。123456789 10 11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是故君子者,性非绝世,善自托于物也。答案(1)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2)所以君子这种人,他们的天性并非超过世人,只是善于依靠外物罢了。123456789 10 1111.师说中韩愈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

    11、任务。何为“道”?学“道”的意义何在?请结合材料说明。答案“道”在文中指圣人的经典、学问(“儒家之道”“儒家学说”“正确的思想原则”“修身齐家治国安民之术”亦可)。学习“道”,于己,可以开阔心智(照亮心灵),变得聪明,具备德才,使人成为圣人君子;于国,可以明察帝王功过,安定天下,成就功业。123456789 10 11参考译文 所以君子这种人,他们的天性并非超过世人,只是善于依靠外物罢了。人们的天性,没有相差上百倍的,但他们的聪明智慧,却有相差上万倍的。这其实并不是他们天生的才能,定是有所凭借才达到的。君子的天性,未必能洞察一切,但经过学习,就能耳聪目明没有蔽塞了,心智开阔没有凝滞了,往前能够

    12、明察帝王的功过,往后能够奠定百代的基业。这其实是正确的思想学说的明察啊,而君子只是能够借助它来使自己变得聪明罢了。123456789 10 11道对于心灵的意义,就如同火光对于人的眼睛一样。在深深的洞穴或者深宅幽室里,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等到点燃了明亮的蜡烛,那么所有的东西都看得清楚了。这是因为火的照耀,而不是因为眼睛的明亮,眼睛是依靠火光而变得明亮。自然的法则,神明的作为,是无法看得见的。而学习圣人的经典,思考了学问知识,就什么都可以了解了。这是道的作用,并不是脑子本身聪明,而是人依靠道使自己聪明起来。123456789 10 11所以,在深夜的房间里找东西,没有什么比灯火更好的了;在当

    13、代寻求正确的思想原则没有什么比典籍更好的了。所谓典籍,就是指经书,它是从前的圣人制作的。从前的圣人发现了思想原则中的精华,将它用来立身处世;同时也希望贤能的人能够勉励自己,把自己纳入这种思想原则的指导之中。所以圣人制作经典传给后世的贤人,打个比方,就像技术高超的锤制作圆规、曲尺、水准仪、墨线来留给后代的工匠一样。123456789 10 11前代圣人是这样聪眀,心灵能和天神地祇相通,天性能与道德相合,又制作了经典来留给后人。如果让贤人君子舍弃了学问,守着自己的本性去行事,就一定不会具备德才了;等到让他们跟从老师前去学习,按照经典来行动,那么聪颖通达的明智、仁德道义的言行也就差不多和从前的圣人一样了。所以圣人凭他的主观意念来制作经典,而后代的贤人君子通过经典去迎合圣人的主观意念,所以,学习研究经典的贤人,德行也就接近圣人了。(节选自王符潜夫论赞学,有删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6单元 10 劝学(分层作业)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248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广西专版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专题8 语言文字运用 第2讲 辨析并修改病句课件.ppt(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广西专版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专题8 语言文字运用 第2讲 辨析并修改病句课件.ppt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小题抢分练17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文言小题课件.ppt(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小题抢分练17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文言小题课件.ppt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4 散文阅读 突破练15 随笔类散文的特点及设题角度课件.ppt(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4 散文阅读 突破练15 随笔类散文的特点及设题角度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6部分 整本书阅读及文化生活 复习任务群10 整本书阅读及文化生活 练案86 “文化生活”活动单元命题视角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6部分 整本书阅读及文化生活 复习任务群10 整本书阅读及文化生活 练案86 “文化生活”活动单元命题视角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练案78 分析句式效果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练案78 分析句式效果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练案72 分析标点符号作用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练案72 分析标点符号作用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练案70 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与修改(一)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练案70 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与修改(一)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特殊任务2 语言运用的潜在创新点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特殊任务2 语言运用的潜在创新点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任务8 语句仿写与扩展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4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复习任务群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 任务8 语句仿写与扩展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6 古代诗歌鉴赏 练案56 鉴赏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6 古代诗歌鉴赏 练案56 鉴赏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5 文言文阅读 练案49 精准断开句读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5 文言文阅读 练案49 精准断开句读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5 文言文阅读 练案46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其推断方法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5 文言文阅读 练案46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其推断方法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Ⅱ 复习任务群4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练案41 复合文本对比参照阅读的新形式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Ⅱ 复习任务群4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练案41 复合文本对比参照阅读的新形式课件.ppt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Ⅱ 复习任务群4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练案39 赏析戏剧语言的表达艺术课件.ppt(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Ⅱ 复习任务群4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练案39 赏析戏剧语言的表达艺术课件.ppt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