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府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榆林市 绥德 中学 府谷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绥德中学、府谷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何在呢?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各种人物的复杂关系的处理,对人、对物的细微刻画都是高超的。他写人、写物、写事、写境都包含着个性,我们只能以这种认识读这部作品,才能理解红楼梦。曹雪芹写贾宝玉对人生的看法,在后半部写晴雯的死,先写怡红院中的一棵海棠树枯萎了。贾宝玉说:植物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它也有情、有理、有感应、有交流,晴雯死前海棠树先枯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把文学艺术作品看成一个活物,有生命、有灵性、有血、有肉、有脉,凡生命有的,他(它)都有,而
2、且还包括性情。我们欣赏红楼梦,体会它的魅力,就要把它看成是鲜活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其生命的精华。西方文艺理论要求一件作品(小说)形象要鲜明、性格要突出、刻画要细致。写一个贵妇人,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戴什么首饰等等。大家看红楼梦中有多少这样的描写?林黛玉穿什么衣服,老太太长什么模样,穿戴如何等等。红楼梦为什么不写这个,笔墨用在什么地方。大家看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一上场就是二句话,很简单。他的笔墨用在刻画人物的个性上,而不是外貌、衣着上,专抓人的“精气神”。红楼梦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全书贯穿着一种“伏线”。比如说一上来有一个好了歌,好了歌甄士隐做了注解。每一句都是伏线,那里边说“陋室空堂
3、,当年笏满床”,床、古代的一种坐具,这句话意思是说,这个大富贵之家,他们家做官的下了朝来,笏板都摆满了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意思是当年那个繁华,现在一看,一堆荒草,一根衰柳,这就是荣国府大观园的变迁。后面每一句,“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这每一句一个埋伏,伏在那儿,指的是后面的一个人。那么也就是说,他写的这里,他的心血精神一直贯穿到那边,后半部分。这一个大手法,是他的个性,这个个性是他运用了我们传统的手法伏笔,伏笔贯穿全书;是他个人特有的创造,所以叫个性。红楼梦的艺术个性还体现在创新上,以往的小说大多千人一面,曹雪芹的书与别人不一样。曹雪芹
4、在红楼梦中是如何写人的呢?荣国府那么多人,他们的相貌、衣着如何?贾宝玉、林黛玉个性如何?千头万绪,如何写起。而红楼梦一书中,据有人统计各种角色最少有400500个;最多600700个。我认为曹雪芹创造的角色不会低于500600人,莎翁的370个角色分布在37个剧作中,而曹雪芹的500600人是融入一本书中,其创作难度要大得多。曹雪芹写红楼梦借鉴了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以形传神”和“迁想妙得”的艺术主张,写形为了传神,只用几句话就把13岁的贾宝玉给烘托出来了。写怡红院用粉墙低护、垂柳滴翠八个字,达到了最好的境界。写大观园、牡丹、古树、柳荫,宝玉联想杜牧的诗,把时间、空间和人的生老病死的变化都包含进去
5、了,把境与人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总之,曹雪芹的红楼梦艺术成就达到了时代的高峰,他有着哲学家的思想、科学家的精确、历史家的洞察、诗人般的境界。(摘编自周汝昌红楼梦艺术的个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写晴雯的死,先写怡红院中的一棵海棠树枯萎了,表现了作者的天人感应观。B曹雪芹所以没有对林黛玉、薛宝钗进行衣着描写,他认为这些描写不能体现“精神气”。C红楼梦最大的艺术个性就是设置“伏线”,如开头部分的好了歌,每一句都是伏线。D红楼梦一书创造的角色有500余人,在一本作品中塑造了这么多人物,而且手法各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
6、章第一段,先提出“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何在”的总论题,然后作了概括性的回答。B文章从人物塑造、“伏线”设置、创新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红楼梦艺术的个性。C文章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莎翁与曹雪芹在人物塑造方法上的不同。D文章是一篇演讲稿,口语化较强,但层次清晰,分析深刻,仍不失论述类文章的严密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体现在作者对各种人物的复杂关系的处理和对人、对物的细微刻画上。B红楼梦中虽然有对贵妇人王熙凤的衣着、首饰的描写,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人物的个性。C好了歌是红楼梦全书总的伏笔之处,为贾府的结局和人物的命运埋下伏笔。D周汝昌认为,曹
7、雪芹写红楼梦受到了“以形传神”和“迁想妙得”书画艺术理论的影响。(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推动电信企业降低网费。电信企业要增强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网络资费合理下降。鼓励电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网费明显偏高的城市开展宽带免费提速和降价活动,将具备网络条件的4Mbps以下铜缆用户接入速率免费提升到4Mbps8Mbps,下调百兆光纤接入网费,更多让利于民。引导和推动电信企业通过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赠送等多种方式降低流量资费水平,提升性价比。鼓励电信企业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套餐匹配等服务,指导电信企业完善流量提醒服务,让广大用户用得
8、安心、实惠。鼓励电信企业向社会发布网络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并进一步完善具体办法。(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材料二:(摘编自工信部:3月末,IPTV用户总数1.3亿户,4G用户10.6亿)材料三:“提速降费不仅可以直接让利百姓,更可以加快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说是一手托两家。”李克强总理4月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当天会议决定,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围绕促进经济升级和扩大消费,督促电信企业加大降费力度,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确保今年流量资费降幅30%以上,推动家庭宽带降价30%、中小企业专线降价10%15%,进一步降低国际及港澳
9、台漫游资费。除了“四降低一取消”外,会议还围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信息消费确定了更多实招加快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今年提前实现98%行政村通光纤,重点支持边远地区等第四代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推动飞机上互联网接入业务,支持在酒店、机场、车站等扩大免费上网范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会上介绍,提速降费既惠及广大用户,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作用。2017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已达4.5万亿元,占最终消费支出的10%。(摘编自李克强谈提速降费:不仅直接让利百姓,更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材料四:提速降费促进用户数据使用流量大幅提高,12月份我国移动用户移动流量消费2.69GB/户/月,同比增长2.5倍。电信和互联网业务高
10、速增长。2017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764%,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20.8%。宽带用户普及率继续上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截至2017年末,4G用户总数达到9.97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0.3%,5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占比提高到70%。(摘编自工信部: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宽带用户普及率上升)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一可知,网络提速降费不仅仅是电信企业的企业行为,更是国家政策的体现。B从材料二可知,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移动宽带用户总数占比
11、持续增长,而用户净增数则参差不等。C从材料三来看,提速降费的最终目的还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信息消费,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D从材料四来看,提速降费工作已经在稳步推进中,并且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关于这一点,各种数据都可以作为佐证。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多让利于民”是提速降费工作的一个亮点,也应该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B工信部公布的2018年3月末4G用户数量说明,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已很大,增长空间有限了。C四则材料提到的提速降费都侧重于网速和上网费用,说明话费对于我国广大用户来说,已经不是问题。D2017年电信业务增长较快,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12、业收入水平远高于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收入水平。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才能真正做好提速降费工作。(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汤小婉牟喜文汤小婉是濉州剧团的头牌。或许是汤显祖的血液在汤小婉血管里传承的缘故,汤小婉最拿手的曲目就是牡丹亭。“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糜外,烟丝醉软”,声音婉转高亢,及至唱到“听声声燕语明如翦,听呀呀莺声溜的圆”时,汤小婉更是独创了“婉腔”,声音直穿进看客的心里,撞了三圈,再从头顶穿出。看客醉了,浑身软绵绵的,喝了“神仙汤”似的,每个毛孔都熨帖、舒坦。所以,汤小婉的唱腔就被坊间称作神仙汤,听了一次就欲罢不能。汤小婉
13、很喜欢林散之的一句话:“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汤小婉就是绝对的艺品头牌,更是真正的人品头牌。有一天,汤小婉正在后台化妆,团长钱大可领着一个中年人推门走了进来,钱大可挺着足有孕妇六个月大的啤酒肚,操着沙哑的嗓子说:“小婉哪,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董事长的大公子李总,是你的铁杆粉丝,今天就想认识你一下。”汤小婉礼貌地站起身,右手纤纤玉指尖在李总的熊掌边滑了一下,说:“认识您很高兴,请多关照。”“一定一定。”李总腮边的黑痣一跳一跳的,忙不迭地从西服内兜里掏出烫金名片,双手递给汤小婉,说,“汤小姐,能不能赏光,散场后一起吃宵夜?”“不必了,我还有事。”汤小婉重新坐下,化妆师手里拿着面扑,
14、愣愣地站在那儿,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气氛一时凝在了那儿。“改天,李总,改天小婉一定到。”钱大可打着哈哈。李总面沉似水,摔门而去,钱大可颠颠地跟在后面,远远传来两人的对话:“不就是一个戏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本公子见的腕子多了去了,哼!”“那是,那是。”一会儿工夫,钱大可又踅了回来,指着汤小婉说:“小婉哪,你哪都好,就是脾气太倔,这可要吃大亏的呀!”汤小婉嘴角往上翘了翘,挤出了一丝哂笑。李总的事总算波澜不惊,哪承想这天,钱大可领着一个清秀的女孩找到汤小婉,介绍说:“这是小惠姑娘,小婉哪,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收个徒弟了,小惠姑娘天生的好嗓子,就想和你学婉腔呢!”平心而论,汤小婉这几年确实感觉有
15、点力不从心,尤其是高音,上了八度后,再往上走就有点气不够用,好几次差点破了嗓,她很想收个徒弟,把传统的濉州剧发扬光大呀。别说,别看小惠长得小巧玲珑,可声线极高,确实是个唱濉州剧的料,加上汤小婉耐心讲解,不久,就能唱到八度音了。小惠也很能吃苦,会来事,把汤小婉伺候得很周到。汤小婉有点喜欢她了,可汤小婉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到底是哪呢,她说不出来,可凭女人的直觉,她感到小惠有问题。于是,无论小惠怎么表现,汤小婉一直没把“婉腔”精华部分教给她。有一段日子,连汤小婉都说不清,难道真是自己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时光如水,寒风很快送来了正月。每年正月,是濉州人最闲的季节,却是剧团最忙的时间,剧目表排得满
16、满的,偶然,汤小婉发现了小惠的秘密。那晚,小惠背着剧团所有人在打电话,恰巧汤小婉路过,只听了几句,汤小婉就懵了,也恼了。“你,你是日本人?”汤小婉指着小惠的鼻子质问道。“不,不是。”啪嗒一声,电话从小惠的手里跌落到了地上。“日本人咋了?”汤小婉背后响起了钱大可阴沉的声音,“日本人不远万里来学艺,说起来还是一段佳话呢!”“团长,您早知道?”“知道啊,日本人给钱多,就让她学去呗!咋了?”“濉州剧是我们传统的剧目,就像宣纸”汤小婉气得语无伦次了。“呦呦呦,别小题大做,就咱这点东西,人家说不定早掌握了呢!封闭啥!”钱大可满不在乎。“你你们,不可理喻!”说着,汤小婉拂袖离去。汤小婉在家里待了三天。剧团就
17、炸开了锅,买票的人纷纷退票,吵着、嚷着非要听汤小婉的“婉腔”不可。钱大可派人请了汤小婉三趟,许以高薪,都被汤小婉严词拒绝。恰巧,人民剧院为灾区募捐搞义演,汤小婉自告奋勇,零报酬参演。连她自己都奇怪,“婉腔”唱起来,八度音以上,竟然字正腔圆,一点也没有底气不足的感觉。(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为汤显祖后人的汤小婉,她最拿手的曲目是牡丹亭,她独创的“婉腔”唱法更是被坊间称作神仙汤。B“声音直穿进看客的心里”是正面描写;“醉了,浑身软绵绵的”则是侧面烘托,共同展现出汤小婉唱腔的神奇魅力。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汤小婉对钱
18、大可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行为的轻视,和对李总飞扬跋扈的骄纵气焰的不屑。D文章的语言描写富有个性,在小惠身份被发现后,汤小婉和钱大可一番“论战”,对话中两人境界高下分明。8小说中汤小婉对待小惠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9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
19、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睢曰:“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王令一将军诈为王,伏兵武关,楚王至则闭关劫之,与俱西,至咸阳。朝章台,如籓臣礼,要以割巫、黔中郡。楚王欲盟秦王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湣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