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教案 文学 文本 阅读
- 资源描述:
-
1、201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类文本阅读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概说近年高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稳中有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命题,形式基本不变,但略有微调。总体来说,现代文阅读文本多样,人文性强,设题遵循考试大纲,注意引导考生与文本的对话。(以五个课改区为例)新课程考试大纲要求文学类文本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一)、文本的选择选文的篇幅大部分在1500左右,选文语言典范,可读性强,文本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具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具有文学色彩与理性色彩、思辩精神有机融合的特点。1、从文体上
2、看,2019年仅海南、宁夏卷选用小说,而2019年则以小说为主,除山东卷选用的是散文,江苏、广东及海南、宁夏卷均选用了小说;这意味着高考不再只考散文,小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将重点放在小说与散文上,在平时的阅读复习中不能有所偏颇。2、从选材上看,两篇外国小说,一篇现代小说,一篇当代散文;(二)、题目的设置设题遵循考试大纲对现代文大阅读的能力要求,新课程卷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层级进行考查。3、从试题形式上看,以简答题为主,只有海南、宁夏卷命制了一道选择题;4、从考查的重点看,侧重于分析作品结构、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符合文学作品阅读检测的特点,有一定的综
3、合性;5、最后一题都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分值为6分或8分,是分值最高的题。(三)、应考的策略在复习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种文体不可偏废,对各类散文及小说的阅读都要训练。二、每个考点务必落实,依据考纲的要求训练到位。三、努力提高阅读鉴赏水平,重视整体阅读和局部阅读的关系。四、努力提高答题能力,增强规范意识,类化答题思路,提高语言表述水平。充分重视阅读量与阅读面的增大,多动笔训练。二、考纲阐释。三、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块之一。这里本着先分后总的原则,先就几个主要能力点作阐述。本讲说理解词语的有关问题。接下来,我们按照考纲要求,结
4、合相关练习,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定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以导航中湿湿的想念为例)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3理解
5、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可以说文章没有读懂。二、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不能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然后再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不同含义。所谓“文中”可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指具体的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说的“语境”。 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理解重要词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脱离语境,望文生意。(一)、指示代词:例:湿湿第一段与最后一段。(二)、潜在含义。特定语境中的词义,是由文章的具体内容所赋予的,这就是要求
6、我们应着眼于具体的文句,联系上下文并紧扣文章的有关内容,结合文章背景、主旨,得出切合该词的特定环境意义的理解。1、善于从上下文中寻找相关句子2、善于从字面义推究其隐含意思(言外之意)3、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4、看清怎么问,有什么具体要求。要准确、全面,揭示本质特征。练:四川卷:第14题。(三)、修辞义、概括义。准确理解比喻义(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四)、词语的表达作用。体会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具体一些,就是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 ? 这个词好在哪里? 不用行不行? 换成什么可不可以?等等。从而了解词语在全文的作用。 导航16
7、3第7。对于使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的理解,则需要弄清手法上的特点,进而借助前后文来界定该词语的含义。练:北京卷:18(2)(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理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即每年必考。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1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大致都属于这一类句子。2从结构上说,比
8、如: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3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二、句子的含义三、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列几种: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例: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一句是全文结尾处高度评价马克思伟大人格的一句,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应从“私敌”和“敌人”这两个词入手。“私敌”是因个人的利害冲突而形成的敌人;未必有一个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2021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5课件:第2单元 单元导读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