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现代文阅读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 新人教版.doc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考语文 汉中市陕飞二中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三
- 资源描述:
-
1、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现代文阅读 新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好处、作用”题解答策略 在文中的作用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问某个内容有何作用与好处,是极为常见也是很重要的题型“作者在第三段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有何作用?”该题应该说非常简单,当年的很多考生也能答出“突出了玉簪花的生命力之强”,但却只能得2分。原因就在于这仅仅答出了内容方面的作用,而未答出形式方面的作用,即通过“对比”或“反衬”等纵观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好处、作用”题,大概有下面这三种类型 1、考查文中运用某些材料的作用与好处。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第三段对于篝火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解答某些材
2、料在文中的作用,应该将思考点落到表现手法和布局谋篇上,再根据具体内容来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解题思路明确了,其答案的要点就可以分别表述为:铺垫,在文学中会出现很多人物或事情.这些主要人物或事情的发生原因在前期就需要做说明,到了后期关联起来就可以说是铺垫了.铺垫就是写在所要描述故事的前面.而悬念则是将原因放在后面,现给出结果.为什么有这个结果到后面再告诉读者.呵呵 伏笔就是比较隐蔽的一种表现方式,可能在前也可能在后. 一般需要整篇文章看完了前后联系起来才发现.不知道这样说能不能明白. 枣 核(19分)萧乾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
3、很蹊跷。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
4、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
5、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18.给加点
6、的字注音。 (2分)蹊跷( )( )19.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分)蹊跷 : 风烛残年: 20.“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缺的是什么?为什么?(4分)答:_21.本文叙述了作者同窗的哪几件事? 从全文看,叙事线索是什么?(5分) 答:_22.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_23.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_19. (2分)(1)古怪、无法猜解。(2)指老年。20.(4分) 缺的是故乡的温暖。因为友人身在他乡,条件再好,毕竟不是心灵的归宿。21.(5分)托“我”捎枣核、布置后花园、堆叠“北海”假山。线索是“枣核”
7、。22.(3分)不好。因为这一段起着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23.(3分)第一段设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有哪些顺序? 顺叙:按时间先后顺序 倒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插叙:1、插入内容概括。2、联系上下文谈作用:进一步突出主旨;或者与前文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主旨。3、为下文作伏笔。 哪些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修辞有何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 夸张:生动形象地揭示事物本质。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设问: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加强肯定语气,起强调作用。 对比:鲜明突出特点。 标题含义有何含义? 1、表层含义 2、深层含义。
8、 (通常与文章主旨有关) 标题作用? 1、线索作用。 2、突出主旨。 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 1、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 2、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通常与文章主旨有关) 3、借助修辞理解句子。 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在内容上:通过描写,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结构上: 文章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文章中间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埋下伏笔;照应上文某个句子或细节。 文章结尾点明主题,揭示文章中心;升华深化文章中心(主 题);首尾呼应。 人物描写: 1、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2、正面侧面描写; 3、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
9、点。 2、烘托人物心理。 3、渲染气氛。 4、为下文内容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如何分析语言表现力? 1、描写角度:指明哪种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由表层分析后深层分析。(与主旨相关) 2、修辞角度分析。 标点符号 冒号:补充说明提示下文 破折号:解释说明话题的转换声音的延长 引号:直接引用着重指出特殊含义 省略号:省略内容引用的省略列举的省略 说话断断续续 语段的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 衬托、象征、悬念、铺垫、映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明线暗线等。 衬托(侧面烘托)的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
10、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欲扬先抑的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悬念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说明文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分析其作用,就在本段寻找,通常与这一段的中心句有关。 说明语言:平实准确或者生动形象。 结合文本学会分析。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的种类和作用 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事例使人们更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字,使说明更准确,令读者更信服;
11、 作比较:通过比较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引资料;画图表。(只考前三种。) 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字典义 文本义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现代文阅读三步法 (供稿人:周宝庆) (一)现代文阅读:跳读定内容、定文体对所给的现代文材料作大体了解,确定所给材料的大体内容、所属文体。文体不同,阅读的方向不同。跳读大约需要一分钟的时间。 1、定内容 对所给的现代文文章进行大致的浏览,主要阅读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每段的开头与结尾,心中略具文章的概貌。确定所给材料是写社会人生的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情感的,还是讨论文艺问题的;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还是重要议论说
12、理议事、追溯缘由、辨明真伪。 2、定文体 通过以上的阅读,要确定所给的现代文属于那种类型的文体,不同的文体其特点也不同,考试中所要求回答的文体也不同,从而可以为后面的仔细研读确定方向。一般情况下,高考常举的几种文体和其阅读方向的关系如下: 文体及分类 表达模式 阅读方向 文艺类 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是景人相通处(1991年全国题世间最美的坟墓 散文、小说等文艺类文体, 要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和事等。 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情感。(怀鲁迅) 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1998全国报秋) 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
13、处(2001年全国门) 小说 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社科类 随笔 直接说理主旨往往即题目或文章中的关键词(1999年全国题创造宣言) 对随笔、政论文等社科类文体,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何材料 政论文 借物说理主旨往往是从物之特点引出的社会人生道理。(2001年全国门) 证明,论证结构及语言有何特色。 (二)现代文阅读:研读定中心、定结构、定特点在前面确定阅读方向的基础上,仔细研读所给的现代文,力求能从较深的层次上对文章进行把握。 文艺类(散文、小说) 社科类(随笔、政论文) 定结构 线索、主要事件、人物。散文一般为:引入事物展开升华小
14、说一般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总分结构还是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以及全文的主要论据。 定中心 文章的主体情感或表达主旨,就在“景、物、人之特点作者表达意思”的相通处。有时直接在题目、开头、结尾提出。 文章的主要观点或批判的观点,主要观点一般在题目、开头、结尾中 定特点 是写景抒情(如1991年世间最美的坟墓),还是移物就情(报秋),还是托物说理(长城)。 直接阐发(创造宣言),间接表达,或借物表达(2001铜奔马正名) (三)现代文阅读: 答题目审题干、定区位;抓词语、定重点;多联想、定答案站在对文章中心把握的高度上,对所给现代文阅读题干进行分析,从中得出题目的要求与提示。1、审题干、定区位
15、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审题干都审哪些内容呢? 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现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其中,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揣摩命题的意图。而命题意又融于创设情境和设问角度之中,通过显现条件去揭示隐性因素,就成了揣摩命题意图的
16、必然途径。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把握方向,遵循方向,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这个方向来自何处?就来自于题干本身的暗示。当然,题干中的答题方向同样是非显性的,也同样需要我们对题干作出分析和挖掘。 题干能显示答题区域。答题的区位是指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预断语段或句子,这是保证答题准确的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呢?试题的题干往往会有所显示。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发掘题干中所隐含地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的“彼信息”,从而确定出答题的区位。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等几个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2、抓语词、定重点
17、 找到题干所要求的内容所在的位置,怎样把它按照题干的要求回答出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找内容在文章的哪个位置,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还是结尾,还是中间的某个位置;处在这个位置的文字往往有什么作用。 位 置 特点或作用 文章或段落开头 引起下文,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 文章或段落中间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 总结上文,文章中心,照应开头,主题升华 所找到的内容用哪种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还是议论;语言是平实还是空灵;这样有什么作用。 所找内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还是排比,等等;有什么作用。 所找内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象征、联想、想象、铺垫、
18、烘托、衬托,对比还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先抑后扬,表现手法不同,起到的作用也往往不同。 所找内容使用了哪一种人称,不同的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不同。 人 称 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 第一人称(我) 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你) 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对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他) 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所找的文字或句子,都有哪些地方是作者刻意强调的,前后多次出现的,属于哪种特殊类型的句子,找出来,弄清作者为何要强调这些地方,这样写何用。 特殊句子 作 用 首句 往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6. 猫 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