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愚公移山 教学 设计 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 资源描述:
-
1、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自主学习落实文言词句,反复朗读感知故事情节,合作学习探究形象寓意。二、教材分析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它告诉我们要克服困难就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本文描写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大意。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四、教学重难点1积累常用文言实词,了解文言虚词“之”“其”“而”的用法。2准确翻译、理解课文。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
2、进行多角度阅读。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借助工具书及书本注释自读课文,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可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 2?这支振奋人心的歌曲,歌名叫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间流传的寓言故事,相信在座的不少同学就熟知这个故事,有谁愿意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学生讲好后,教师从鼓励角度进行评价,板书课题,介绍相关知识: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俗话说,吃菜要吃原汁原味,读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要多读原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的原文,希望大家能从
3、中品尝出独特的滋味。 (二)自读感知 1?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同座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听读,根据要求相互评价。) 2?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自读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上打上问号,准备向同学、老师求助。教师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的进展情况。) (三)合作解疑 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工具书解决,或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检查自读(可用投影,也可课前打印)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荷担者() 箕畚()()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一厝朔东()(
4、) 始龀() 无穷匮也() 雍南() 2?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3?辨析多义词: (1)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有子存焉(呢) (2)而 而山不加增(可是,表转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表修饰) 何苦而不平(表承接) (3)其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妻献疑曰(他的,指愚公的) 惧其不已(他,指愚公) 4?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甚矣,汝之不惠 (3)其如土石何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五)小组评价 学习小组内,学生相互批改作业,教师巡视,解决学生争执不下的问题。
5、 (六)诵读巩固 (七)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的通假字。 2?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3?反复诵读课文,给自己的父母复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巩固文言知识,了解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把握愚公这个艺术形象,领会寓言的教育意义。 (一)诵读导入 (二)研读新课 上一堂课,同学们认真自读,提出了不少问题,许多问题由于大家积极动脑,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可见只要大家积极思考,学习上的许多事是自己可以做好的。今天老师将提出一些问题,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看看对课文理解得怎么样。 1?这篇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 提示: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板书) 2?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