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靳秋田索画(之二)》《五柳先生传》比较阅读答案附翻译.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靳秋田索画(之二) 五柳先生传
- 资源描述:
-
1、靳秋田索画(之二)五柳先生传比较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一)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二)靳秋田索画(之二)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
2、,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集注释: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啜:饮,喝;仄径:狭窄的小路;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20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4分)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亦不详其姓字 详: 每有会意 会意绝不知乐在何处 绝: 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慰:22翻译下列句子。(4分)好读书,不求甚解。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23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
3、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3分)参考答案:2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21答案:详细地知道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断然,绝对(根本)宽慰22答案:(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23答案举例: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绝不知乐在何处。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等等。参考译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因此这是何等优雅风趣的事啊,但是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