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勤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苏武传》.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武传 浙江省苍南县勤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苏武传 浙江省 苍南县 勤奋 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 公开 教案
- 资源描述:
-
1、苏武传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游说的语言技巧。2体会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和气节。二、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劝说的语言技巧。三、德育目标:学习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学生坚毅的品质。教学重点:体会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和气节。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卫律、李陵劝降的特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他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下面我们就通过卫律、李陵的劝降来看苏武是怎样展示伟大人格和民族气节的。二、讲授新课:(一)学生自读文章第5、7、8段,找出卫律李陵二人的劝降方式有何不同。明确:卫
2、律劝降: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李陵劝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二人为何对苏武采取不同的劝降方式?结合二人当时的投降情况:1、卫律投降:(课下注释62页5)卫律,本是胡种,生长在汉朝,曾任汉使出使匈奴。因恐受株连,逃入匈奴,成为单于的亲信。2、李陵投降:(课下注释63页39)教师补充: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曾和苏武同时作汉朝侍中。李陵有军事才能,不愧为将门虎子,他的投降有不得已之处。(三)卫律李陵是如何对苏武劝降的:1、卫律劝降:(第5段)(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点拨。(2)具体分析:“剑斩虞常”,企图“杀鸡儆猴”,吓唬苏武和张胜。“张胜当死”“卫律举剑欲击之”,威逼吓到了张胜,对苏武没起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