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第四专题第十课《管仲列传》导学案 WORD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管仲列传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第四专题第十课管仲
- 资源描述:
-
1、管仲列传导学案班级_姓名_评价_【学习目标】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诵读课文,了解管仲的功绩及其原因;3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重点难点】1积累重要文言知识;2了解管仲的功绩及其原因;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课时安排】3第一课时一、自学质疑(一)知人论世 管仲,齐国颍上人。名夷吾,字仲,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春秋时期,社会激烈动荡。周室衰微,诸侯壮
2、大,周王室以血缘宗法维系的系统出现了崩溃的趋势。在严酷的争霸过程中,各诸侯国国君为了在乱世中求得生存纷纷招揽贤士,因此,一些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方面有才能的人,不论其身份地位的贵贱都得以重用。管仲就是这样的幸运者。在鲍叔牙的举荐下,齐桓公抛弃前嫌,任他为齐相,从此他有了用武之地,其政治才能也得以充分展现。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终于成就了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二)辨清字音。颍(yng )上 鲍(bo )叔牙一匡(kung )天下 仓廪(ln )召(sho )忽 齐桓(hun )公 少姬(j ) 好(ho )恶(w )尝与鲍叔贾(g ) 匡救其恶(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xio )(三)古
3、今异义(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肖 古义:没有才能 今义:不像)(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穷困 古义:处境艰难 今义:经济困难)(3)吾尝三战三走(走 古义:逃跑 今义:向前移动)(四)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 交往 ) (2)鲍叔终善遇之 ( 对待 )(3)一匡天下 ( 纠正 )(4)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没有才能 )(5)上服度则六亲固 ( 遵循 )(6)常欺鲍叔 ( 欺负 )(7)因而去之 ( 舍弃、废除 )(8)鲍叔遂进管仲 ( 推荐、荐举 )(五)一词多义 (1)与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给予,动词 )吾始困时,常与鲍叔贾( 同,跟,介词)(2)之 岂
4、管仲之谓乎( 宾语前置的标志 ) 俗之所欲 ( 主谓间取独 ) 下令如流水之原( 动词,到 )(六)解释下列活用词语1、齐桓公以霸 ( 名作动,称霸 )2、召忽死之 ( 为动,为之而死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4、富国强兵(使动用法,使富;使强)5、贵轻重 (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6、南袭蔡 ( 名作状语,向南 )7、管仲因而信之(使动用法,使守信用 )8、然孔子小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小,看不起 )9、管仲既任政相齐 ( 名作动,做宰相 )(七)特殊句式(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者也,判断句)(2)、不以为言(不以之为外人言,省略句)(3)、管仲
5、囚焉 ( 被动句 )(4)、岂管仲之谓乎 ( “之” 宾语前置标志 )(5)管仲既用 ( 被动句 )(6)、任政于齐 ( 状语后置 )(7)、分财利多自与 ( 宾语前置 )(8)、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见于被动句,状语后置)(八)句子翻译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从政却总是被国君贬斥,他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遭到机遇。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是不在意小节而忧虑功名不能在天下显赫。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我曾经替鲍叔牙出谋划策却使他处境更加艰难。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6、上服度则六亲固。 人家家中财物充足了就会讲究礼仪道德,丰衣足食后就会关注荣辱的取舍,执政者按法度办事就能使六亲团结起来。第二课时二、互动研讨、合作探究1、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管仲的成就。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2、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主观因素:“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2、客观因素:朋友知己之情;君臣知遇之恩。3.课文最后一段是作者对管仲的直接评述。它包含了哪两层意思?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一层写自己对孔子小视管仲之意的揣摩,另一层是写自己对管仲取得成功原因的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268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失踪的森林王国 北师大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