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万和实验学校高一语文必修二学案 游褒禅山记(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万和实验学校高一语文必修二学案 游褒禅山记1 湖南省 实验学校 语文 必修 二学案 游褒禅山记
- 资源描述:
-
1、语文必修二学案 游褒禅山记(1)【教学目标】、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掌握“各”、“极”、 “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教学重点】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之”“以”的用法。第一课时(预习案)一、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自幼随做
2、地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祐四年(1037),全家始定居于江宁。早年的播迁生活,使他较为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产生了“心哀此黔首”(感事)的感情。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固书)年十七八,即以稷、契自命:“才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忆昨诗示诸外弟),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志趣。庆历二年(1042)登杨窴榜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庆历七年(1047)调知鄞县,便着手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受到人民爱戴。嘉祐元年(1056)为群牧判官,后历官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三司度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