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快乐的语文课──《给予树》课堂实录及点评.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给予树 分享 快乐 语文课 给予 课堂实录 点评
- 资源描述:
-
1、分享快乐的语文课给予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语文课吗?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喜欢。师: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语文课?生:语文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师:说得真好!知识可以使人变得丰富起来。生:语文课上我们能够认识很多字,认识了很多字就可以去看很多书,看了很多书就会有很多见识。师:你的逻辑性很强,如果能够注意语言简练就更好了。生: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应该喜欢学语文。师:看的出来你是一个民族情结很重的孩子,我们国家这种灿烂的语言文化的确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很敬重你小小年纪就能够有这样的认识。生:我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课上学习的每一篇文章都特别美。师:是啊,应该说每一篇课文
2、都承载着一份美好的感情,或者隐喻着一个很深刻的哲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给予树。师:刚才我也注意到当我问大家是否喜欢上语文课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没有作声,你能告诉我你是怎样想的吗?(用鼓励的眼神望着那个男孩。)生:我觉得语文学起来挺麻烦的,而且很枯燥。比如学习每篇课文都是分段、概括段意、主要内容什么的,好像学课文就是为了这个,没有悬念感。(掌声、笑声)师:首先我代表所有教语文的老师谢谢你中肯地批评。你所说的概括段意、主要内容等等,是一种语文能力,我想你是希望这种能力的训练不那么枯燥和机械。其实这也说明了你对老师上语文课提出的要求:那就是有情趣、不呆板。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试一试。点评:以
3、学生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开始,可以了解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学生的表达可以看出学习语文的程度,为下面顺学而导做好准备。教师又能积极捕捉到学生反映出的信息,进行正面的评价,透露出教师的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思想。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往,让学生都能说真话,抒真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师:(板书课题:给予树 并给前两个字注音:j y )“给”就是“给”(i)的意思;“予”在古文中读二声,是“我”的意思,在这里读“予(三声)”,表示“给”的意思,它和给(j)合起来还是表示这个意思。这样的词还有个名字,叫“并列式合成词”。我们这一课当中有很多这样的生字词,请你自己读一读,找一
4、找。课件出示一些词:圣诞节、宽裕、试探、甜蜜、猜测、拥抱。生:试探、甜蜜、拥抱这三个词语属于并列式合成词。师:你真不简单,这么快就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看看还有谁跟它们几个是一家人?生:“猜测”好像也是。师:不是好像也是,它的确就是。“猜”是猜想,揣度;“测”也有这个意思。生:“甜蜜”是吗?师:问得好。尽管你没有说出肯定的答案,但是你在思考。“甜”是用来形容“蜜”的,这样的词语单有一个名字,以后我们会学到。点评:教师解释“给予”,以此为例让学生找出文中类似的词语,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词语的敏感,感受这类词语的意义,不用解词而学生已经明白了词义。“并列式合成词”这样的概念还是不给学生为好,因为学生通过教
5、师举例,能够隐约感受到一个词中两个字是相近的意思,然后再找这样的词语,通过自己尝试,在以后的阅读中肯定会注意到这类词语。这个概念本身比较难理解,作为教师介绍还可以,作为知识点让学生去记忆就没有必要了。师:“给予”这个词语教会了我们一个新的知识,那么,这篇题为给予树的课文又能够给予我们什么呢?(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师: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却给一个小女孩买了洋娃娃,妈妈知道后被感动了。生:圣诞节快到了,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在援助中心看到一棵给予树,她用妈妈给的钱为一个穷苦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妈妈知道后很感动。师:你们觉得他
6、们两个谁说得更好?为什么?生:我觉得第二个同学说得好!因为他在说的时候抓住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事情的发生、发展还有结果。师:你很会评价。说明你认真听了他人的发言,而且听的时候还在思考,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的确如这位同学所说,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事情的发生、发展还有结果来说,事情就完整了,显得很有条理。点评:让学生交流初读感受,注意从整体把握课文,引导学生从关注文本整体开始阅读。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想法会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用自己的评价渗透阅读方法,达到了“指导在讨论中”的目的。师:刚才同学们说到金吉娅在援助中心看到一棵给予树,这样一棵树上寄
7、托了一个小女孩的愿望。板书:一棵树 一个愿望师:同学们还说到妈妈听到这件事后很激动,那么妈妈从始至终都是这样一种感情吗?(生摇头)在这件事情中,妈妈的感情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再读一读。(学生默读、标画,然后自己练习朗读。)师:请你读出表现妈妈情感变化的句子。生: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生:还有这样一句: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生: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师:几位同
8、学的合作使得我们的发现更为完整了。下面我们按照文章的顺序先来看你们找到的这句话:课件打出:“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师: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攒了100美元,要分给五个孩子,他们可能买不到很多很好的礼物”。你们认为我理解得准确吗?生:我觉得您理解得不对,“只攒了”说明她家不宽裕,攒这些钱很不容易。删掉“只”这个字,表达得就不充分了。师:仅仅一个字,你却能够从中读懂它背后蕴藏着的潜台词,说明你很会读书。生:我发现您在理解时忽略了这个“却”字,它在这里表示转折,更加强调了100美元真的是太少了。还有,妈妈说,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意思
9、是说根本不可能买到。而您说“可能买不到”,意思是说也有可能买到。师:你读得特别认真,每个字都体会得很准确。妈妈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和“分给五个孩子”意思一样吗?生:不一样。如果是“分”,只是把钱分了,如果是“分享”就有分享快乐的意思。师:是呀!妈妈由衷地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分享圣诞节的快乐,但是家里并不宽裕。你能够读出妈妈的这份担心吗?(生练习,教师指导)点评:教师给学生自己阅读、体验、感悟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划出“妈妈感情变化的句子”。划出句子后,让学生练习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妈妈的感情变化。汇报的时候,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这些设计就是让学生体会阅读的方法,默读感受,划
10、下重点句子,然后用朗读体会人物情感,同时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出示改动过的句子,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到“只”“却”“怎么可能”“分享”“”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这种比较是教师在阅读中引导作用的积极体现,教师并没有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像猜谜语一样去找答案,而是给学生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学习情境中,自己比较、自己思考、自己感悟,得出自己的答案。语文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了,就是通过文本中语句来体会人物情感,通过词句的比对来感受作者写作的独特匠心。阅读的方法已经蕴含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以后阅读的时候也会注意追索词句,体会词语背后隐含的意思,读书会不断深入,最终会实现自能读书
11、。师:妈妈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当她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时,孩子们都很高兴。但是,回来的路上,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你自己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投影打出刚才学生标画的句子: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生读。师:我注意到你在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只”字和“到底”这个词语,为什么?生:我觉得这样才能够读出妈妈的生气。因为她只买了棒棒糖,说明没有其他的礼物了。即使妈妈给她的钱不多,也不能光买那么多棒棒糖啊?生:我觉得这里面不光是生气,还有妈妈的疑惑。妈妈想,她到底拿那些钱干了什么呀?怎么也没跟我说一声呢?师
12、:这时,如果你是妈妈,你可能会想她用这20美元生: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吃了。生:禁不住诱惑,买了一些小画片什么的?师:可是她的塑料口袋里只有棒棒糖啊?生:也许怕妈妈说,藏在衣服里了。(笑声)生:我想,她还可能没舍得花这么多,想留起来以后再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师:可是,作为妈妈,她多么希望金吉娅能够心里想着兄弟姐妹,即便是家庭并不宽裕,也能够把亲情放在自己的心中啊!回到家中,不等妈妈问金吉娅,金吉娅就主动向妈妈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于是妈妈激动的拥抱了她。请你再次读读课文,找一找让妈妈激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生读句子。)(教师打出文字投影。)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
13、,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师:这位同学读这段话的时候声音并不大,而且速度还很慢,谁知道为什么?生:因为金吉娅心里很难过。师:她明明做了一件好事,为什么还要难过呢?生:因为妈妈当时还不知道她干了什么,妈妈的误会让她难过。师:可是,一回到家,她就开始向妈妈解释了呀?生:她也不知道妈妈是否同意她的作法,所以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