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展辉国际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武冈 国际 实验学校 2011 2012 学年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武冈展辉国际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画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阙(qu )秦 骨髓(su) 樊於(y )期 缒(zhu )B拊(f )心 自刎(wn) 匕( b )首 稍安毋(w )躁C逢(png)孙 玉玦(ju ) 戮(l)力 彘(zh)肩D召(sho)公 弭(m)谤 沙弥(m ) 原隰(x )2下列画线字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箴言 暴虐 俘虏 虔诚 B帷幕 调谴 变徵 安徽C戌守 戊戌 散帙 佚名 D忤视 铁杵 参乘 童瞍3下列画线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秦之遇将军,可
2、谓深矣(对待 刻毒) B秦时与臣游(游玩)C沛公起如厕(起立 进入) D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为 破旧)4下列各项中,只有一个通假字的一组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秦伯说,与郑人盟B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距关, 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5下列画线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沛公欲王关中 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B卮酒安足辞 大礼不辞小让C邢人如恐不胜 沛公不胜杯杓 D君安与项伯有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6下列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微太子言,
3、臣愿得谒之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7下列画线词语的用法,与“群臣怪之”的“怪”相同的一项是A使使以闻大王 B沛公旦日丛百余骑来见项王 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D项伯杀人,臣活之8下列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而吾以捕蛇独存 B以告,则杀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箕踞以骂 箕哙侧其盾以撞9下列画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C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D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10下列句子与“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句式相同的
4、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良问曰:“大王来何操?”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二、(共27分)(一)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第1114题。(共20分)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
5、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597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语文课件-信_北师大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