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1课中秋夜 中秋独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1课中秋夜 中秋独坐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11 秋夜 中秋
- 资源描述:
-
1、课题11古诗二首授课时间月 日(星期 )课型精读课第 1 课时(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认读字,读准字音。会读6个词语。2.了解偏旁“宝盖”和“秃宝盖”在汉字中所代表的大致意思,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8个会写字。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中秋夜和中秋独坐(节选)并背诵,丰厚传统文化积累。4.默写中秋夜前两行和中秋独坐(节选)后两行。5.展开想象,感受阅读古诗的乐趣。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认识“宝盖”和“秃宝盖”。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山行和望洞庭,背诵两首古诗、丰厚传统文化积累。3、能够在田字格中把古诗诗句填写完整。教学难点背诵两首古诗、丰厚传统文化积累教学资源来源:
2、视频、图片、投影板书设计中秋夜作者: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中秋独坐(节选)一年风物爱秋晴,独向空庭坐月明。万里山河皆在眼,异乡儿女正关情。教 学 过 程主要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时间分配)学生活动(时间分配)一、谈话导入(1)1齐背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还记得这首古诗吗?2.那同学们还记得他的作者是谁吗?3,没错。今天我们很荣幸,请来了这位唐代的大诗人,再来跟他学习一首古诗,你们期待吗?师播放中秋夜的古诗朗诵音频。板书课题:中秋夜 唐 李峤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3)你们觉得这位大诗人读的古诗好不好听?那你们能像他一样,用好听的声音读一读
3、吗?先请同学们看音节读准古诗。你在读的过程中有困难吗?如果有,我们可以帮助你。来源:三、结合图片,朗诵古诗,了解大意,感受意境(5)1、你对哪个字或者哪个词不理解吗?圆魄中秋圆月安知哪里知道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他们当时的情景。投影出示:中秋月作者:李峤 (唐代)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3.古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根据插图和古诗内容想一想。4.这是什么节日?你觉得他们之间在干什么?在聊什么?给你什么感受?5快把你的感受读一读吧!(指导读)四、背诵古诗1五、总结学法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诗词,你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古诗比较好? 、小结古诗学法:(1)读一读:读准
4、诗中字音。(2)想一想: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诵读古诗,有韵味(4)背诵积累六、小结延伸1这首诗以咏月为主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七、识字、写字(13)1.出示生字:夜,魄,寒空安2.重点强调:宝盖”和“秃宝盖”其中安和其他两个字的宝盖宽窄不一样。3范书:魄。左右结构1.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背诵古诗(1)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41出示词语:中秋 四海 千里 2借助这三个词语,你能想起哪首古诗吗?3填写诗句4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诗人,他来自明代,是明代的一位大政治家,书法家,诗人。他不但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语文19《父爱之舟》优质课堂教学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