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检测)第1部分 第2章 考点4 变换句式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检测第1部分 第2章 考点4变换句式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 2018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检测 部分 考点 变换 句式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考点4变换句式命题规律考查形式命题趋势江苏卷考“变换”,不考“句式”的变换,而是考语言形式的变换,即由书面语变换为口语,由形象性语言变换为平实性语言。尤其是2011年至2013年的语言转换题,导向很明确:既考查两种语体的变换,又考查学会“倾听”,要能听懂别人语言中的深意和弦外之音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材料贴近生活1.题型、分值将保持稳定2复习备考时,重点关注书面语变换为口语、由形象性语言变换为平实性语言等题型(一)形象性语言与平实性语言的转换1(2013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
2、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画线句是一个哲理句,“自己的脚”代指自己,“全世界”代指环境,“给自己的脚穿上鞋子”指的是“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指的是“改变环境”。【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真题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将形象性语言转换为平实性语言的能力。画线句子是个比喻句,转换的关键是将“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与“全世界铺上地毯”这些喻体转述为“自己”“改变自己”“环境”等平实性语言。另外,较为中性的关键词“容易”转述时千万不能丢。该题沿用了2012年高考卷第3题的命题形式,只是材料变换了,其命题意图很明
3、显:要善于倾听,听话要听音,要懂得言外之意。其导向性很好,因为当今高中生不仅“不会说话”,而且“不会听话”,学会交流太重要了。同时,该题比2012年高考卷第3题要好,字数少,表意明,且说明的道理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教育意义:在这个“拼爹”“拼相貌”的时代,出身、长相是难以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丰富自己的内涵(知识、品质等),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提高竞争力。 2(2012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
4、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语段的深层含意的能力。要抓住老园艺师话中的类比以及“听得懂草木的叹息”的含意来表述。【答案】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真题点评】该题的考查带有综合性。老园艺师的一番话属口语,又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语言表达较形象,且有言外之意。从题干“深层含意”看,有点近似提炼语意中的深层含意;从题干“平实的语言”看,又是一道由形象性语言到平实性语言的转换。不管属哪种题型,关键是要“听”懂这番话。这番话共有四句,第一句是与人进行类比,说明树睡觉也不能有灯光;第二句用反问语气说电线缠、灯光照,树活不好;
5、第三句再次强调树会生病;第四句以拟人手法作结“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前三句都是说树要有好的生长环境;最后一句是总结,是说我们要善待自然。答这道题,考生须从“树”到“草木”再到“自然”才能把握“深层含意”。该题是江苏卷语言表达题的“拐点”。它标志着江苏卷不再考查最常规的提炼语意题,而是转为考查像2005年高考卷那类的题型,并且不断强化它。3(2005江苏卷)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已。”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 【答案】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
6、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真题点评】该题考查将形象性语言转换成平实性语言的能力。题干已经把该句形象性语言背后的直白意思点明了,做题的关键是把该句中的“关节处”“结穴处”的比喻义搞清楚,而“一着棋活,妙手成春”“低回不已”则是描述其效果的。所给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暗示了答题要点有两个。这是江苏卷首次考该类题型,之后沉寂七年后复现于江苏卷中。(二)口语与书面语的转换4(2004江苏卷)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材料: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系我国红学界的后起之秀,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要
7、求:内容适当,表达得体,符合口语特点,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转换得体。具体作答时必须注意: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文学社成员;要考虑到对方的身份,表达要得体;要符合口语的特点。【答案】(提示)转换的要点:“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的身世”,“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真题点评】该题考查将书面语转换成口语的表达能力。转换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一定
8、的语言环境下进行,使语言表达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得体)。答题时要看所给材料哪些词语带有书面语色彩,哪些句式较长,还要看括号内的内容在转换时能不能丢掉。(2013江苏卷) (真题见“真题体验”T1)。(4分)现场采样阅卷点评抽样1:穿上一双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该生仅从表面理解句子的含义,没有读懂句子蕴含的哲理,得0分。抽样2: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更容易。该生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指代的内容理解错误,该词在此处指的是“改变环境”,扣1分。增分指导: 变换方法:择词变体,用准修辞,变换句式。变换关键:在于词语、修辞和句式的运用,恰当运用了修饰词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或
9、表达效果更佳的句式(如整散句、长短句和变式句等),语言就生动形象起来,反之亦然。1按照规范、平实的要求对下面这段网络语言所做的转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54012046】他总是自以为颜值高,凡事都很任性,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自己是人品爆发,哎,心塞呀!A他总是自认为长得很帅,凡事都很认真,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自己是时来运转,哎,让人感觉很有意思啊!B他总是自认为长得很帅,凡事都无所顾忌,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自己是时来运转,哎,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啊!C他总是自认为威望很高,凡事都无所顾忌,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是因为自己人品好,哎,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啊!D他总是自认为威望很高,凡事都
10、很认真,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是因为自己人品好,哎,让人感觉很有意思啊!B颜值: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一个指数,用来评价人物容貌。任性: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人品爆发:含时来运转、力挽狂澜等意思。心塞:心里堵得慌,难受,周围有不顺心的事让你心里很不舒服,或者表示对某件事情很无语。2用平实的语言转述下面画线的句子,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A人相貌的丑陋是相对的,不能盲目地效仿别人。B创作贵在坚守自我,不能一味地效仿别人。C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模仿只能遭人耻笑。D作品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
11、中才有鉴别。C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背景性词语“剧本创作”,可以说它是比喻的本体,而画线句子是比喻的喻体。其次要对画线句子进行切分,然后进行局部转换,局部转换后还要从整体上进行整合,把握语句的整体含意。A项没有转换出本义;B项,虽转换出了本义,但是“遂蒙千古之诮”这一结果没有转换出来;D项,偏离了原文对“效”这一重点词的论述。技法_掌握变换句式主要题型的答题规范一、了解常见句式的特点常见句式有: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单句与复句等。在高考中,要求考生能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上述句式。1长句
12、与短句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长句和短句各有其修辞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之中,短句主要用于口语、紧急场合、演讲词之中。2主动句与被动句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这样的句子就叫被动句。主动句包括一般主动句和“把”字句两种。被动句也可分为无标志被动句(或叫意义被动句、概念被动句)和有标志的被动句(如“被”字句)。“把”字句中“把”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被动句中“被”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681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