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6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 专题 06 念奴娇 赤壁 怀古 教案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古诗文 难点 篇目 精品
- 资源描述:
-
1、 课题课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 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2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3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重点难点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
2、写作手法。教学过程【导语】当我们真正走近东坡时,会发现: 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与程朱比,他多了一分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东坡是中国文人完美个性和品格的化身。 东坡是人类的骄傲 黄玉峰说东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东坡,去认识这位天下最完美的男人!【知识链接】1题解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中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壶中天等。双调,一百字。“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3、”,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怀古”:苏东坡在赤壁游览时,触景生情,缅怀古人,抒发感慨。2. 作者苏轼(1036-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坎坷历程:1.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地方官。2.因“乌台诗案”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3.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旷世奇才: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散文:宋
4、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记承天寺夜游石钟山记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饮湖上初晴后雨赠刘景文题西林壁等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
5、国古代第一全才。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余秋雨说:“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有时候磨难也是一笔财富)东坡词风: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1.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6、西北望,射天狼。注:抒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一种慷慨豪迈的精神。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写自己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2.旷达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7、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3.婉约词江城子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多位思想: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
8、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儒家君子固穷的坚毅精神,经时济世的用世情怀老庄轻视有限时空,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看取当下,随缘自适儒家思想为经时济世的支柱,佛老思想作调剂,前者要求为国为民,为功绩事业急流勇进,后者要求听其自然,无为而至,宠辱不惊,超然物外,洒脱旷达。 林语堂苏东坡传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
9、的精神,不时发出健忘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说明: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3. 创作背景苏轼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
10、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元丰五年)写的,这时作者46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借古代英雄伟绩感叹自身失意,抒发了胸中的怨愤和对人生的感喟。被誉为“千古绝唱”。朗诵 歌曲【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世变迁之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对周郎的敬仰之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周郎的赞美之情)故国神游,
1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功业未成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建功立业的豪情)【注释】淘:冲、洗。风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人道是:人们说的,暗示这里不是三国时期的赤壁古战场,诗人只是借此怀古抒发自己的感情。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雪:这里比喻浪花。 小乔初嫁了(li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羽扇纶(gu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
12、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樯橹(qingl):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花白的头发。 一尊还(hun)酹(l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
13、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探究】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不好。“大江” 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还指历史的长江,把空间拓展
14、开了; “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同时也暗示英雄人数。这几句一开篇便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定下了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周郎”出场渲染了波澜壮阔的背景。2作者描写赤壁景色,用的是“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请分析其作用。【答案】内容:以此点明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借此勾起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的回顾,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结构:为下文对赤壁之地壮丽景象的描写和对周瑜英雄事迹的追忆做铺垫。情感:不仅赞扬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而且表现了诗人对英
15、雄人物周瑜的敬仰之情。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答案】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波涛力量之浩大。这三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
16、的修辞手法,绘形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赤壁江山图,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之情。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过渡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5下阕中哪些诗句写了周瑜这一人物?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答案】“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年轻有为;“雄姿英发”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羽扇纶巾”从容闲雅,儒雅风度;“谈笑间”指挥若定,气定神闲;“樯橹灰飞烟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32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装满昆虫的口袋3_北师大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