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类型专题06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8327
  • 上传时间:2025-10-29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8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题06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 专题 06 念奴娇 赤壁 怀古 教案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古诗文 难点 篇目 精品
    资源描述:

    1、 课题课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 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2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3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重点难点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

    2、写作手法。教学过程【导语】当我们真正走近东坡时,会发现: 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与程朱比,他多了一分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东坡是中国文人完美个性和品格的化身。 东坡是人类的骄傲 黄玉峰说东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东坡,去认识这位天下最完美的男人!【知识链接】1题解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中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壶中天等。双调,一百字。“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3、”,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怀古”:苏东坡在赤壁游览时,触景生情,缅怀古人,抒发感慨。2. 作者苏轼(1036-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坎坷历程:1.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地方官。2.因“乌台诗案”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3.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旷世奇才: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散文:宋

    4、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记承天寺夜游石钟山记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饮湖上初晴后雨赠刘景文题西林壁等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

    5、国古代第一全才。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余秋雨说:“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有时候磨难也是一笔财富)东坡词风: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1.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6、西北望,射天狼。注:抒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一种慷慨豪迈的精神。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写自己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2.旷达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7、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3.婉约词江城子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多位思想: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

    8、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儒家君子固穷的坚毅精神,经时济世的用世情怀老庄轻视有限时空,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看取当下,随缘自适儒家思想为经时济世的支柱,佛老思想作调剂,前者要求为国为民,为功绩事业急流勇进,后者要求听其自然,无为而至,宠辱不惊,超然物外,洒脱旷达。 林语堂苏东坡传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

    9、的精神,不时发出健忘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说明: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3. 创作背景苏轼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

    10、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元丰五年)写的,这时作者46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借古代英雄伟绩感叹自身失意,抒发了胸中的怨愤和对人生的感喟。被誉为“千古绝唱”。朗诵 歌曲【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世变迁之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对周郎的敬仰之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周郎的赞美之情)故国神游,

    1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功业未成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建功立业的豪情)【注释】淘:冲、洗。风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人道是:人们说的,暗示这里不是三国时期的赤壁古战场,诗人只是借此怀古抒发自己的感情。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雪:这里比喻浪花。 小乔初嫁了(li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羽扇纶(gu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

    12、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樯橹(qingl):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花白的头发。 一尊还(hun)酹(l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

    13、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探究】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不好。“大江” 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还指历史的长江,把空间拓展

    14、开了; “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同时也暗示英雄人数。这几句一开篇便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定下了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周郎”出场渲染了波澜壮阔的背景。2作者描写赤壁景色,用的是“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请分析其作用。【答案】内容:以此点明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借此勾起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的回顾,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结构:为下文对赤壁之地壮丽景象的描写和对周瑜英雄事迹的追忆做铺垫。情感:不仅赞扬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而且表现了诗人对英

    15、雄人物周瑜的敬仰之情。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答案】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波涛力量之浩大。这三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

    16、的修辞手法,绘形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赤壁江山图,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之情。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过渡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5下阕中哪些诗句写了周瑜这一人物?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答案】“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年轻有为;“雄姿英发”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羽扇纶巾”从容闲雅,儒雅风度;“谈笑间”指挥若定,气定神闲;“樯橹灰飞烟灭

    17、”足智多谋。塑造了一位叱咤(zha)风云的英雄形象。6三国时代的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人物周瑜苏轼年龄34岁47岁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怀古伤己(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答案】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赤壁之战208年,周瑜出生175年)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待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

    18、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补充:映衬既是“以乙托甲”,也是“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7下阕描写周瑜时为什么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情节?【答案】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很有作为。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之嫂,所以周瑜外托君臣之义,内有姻亲之情,能够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补充:烘托“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小乔初嫁了”,一是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

    19、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权之嫂,周瑜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从容闲雅,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渴望建功立业,希望自己也能象周瑜一样能为国家干一翻伟大的事业。但自己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无所建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8有人说,赤壁怀古的结尾“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20、,一尊还酹江月。”的抒情含有消极成分,与豪壮情调不合,如何评价这种观点?【答案】我不这么认为。“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固足已使人生悲,但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而是感到时间短促,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正是“洒酒祭月”,表现诗人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俞文豹吹剑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

    21、:“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苏东坡豪放词的风格可见一斑。9.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以周瑜自况。 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小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

    22、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贵的是,这首词还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每个人的一生也必然面临许多选择和考验,你将如何处理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课外拓展训练】满庭芳有王长官者 苏轼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chung)疏雨过

    23、,风林舞破,烟盖云幢(zhung)。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gng)。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上片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词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又将王长官与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C下片转入写景,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D “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和二人的不舍。【答案】A【解析】A项

    24、,这三句无“傲视天下”之意,主要表达的是对王长官的赞颂之情。2.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答案】对友人的赞颂之情。借“苍桧”“云溪”“松窗”,赞颂友人风骨凛然,志趣高雅。相聚的欢愉之情。“一饮空缸”,相见恨晚,酒逢知己千杯少,词人与友人畅饮欢谈,豪爽奔放。依依惜别之情。主客依依不舍而船鼓催发,表现了相互留恋、不忍离别的怅然。(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当时,苏轼的许多朋友或怕株连,或避嫌疑,纷纷疏远了他,使他备感世态炎凉。然而,他的同乡陈慥却蔑视世俗,仍与其过从甚密,五年中竟七次来访。元丰六年(1083年)五月,“弃官黄州

    25、三十三年”的王长官因送陈慥到荆南某地访东坡,得以与东坡会晤,此作乃得以诞生。陈慥字季常,“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稍壮,折节读书,晚乃遁于光、黄间。东坡至黄,季常数从之游”(施注苏诗)。而作者对王长官,则是素闻其名,可谓神交已久,以前却无缘拜见。因而此词虽涉三人交游,较多的篇幅却是写作者与这位王先生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交一样。 倾盖,原意为车上的伞盖靠在一起,后指初次相逢或订交)之情怀的。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与倾盖如故语意相反。小序:元丰六年(一零八三)五月,陈慥zo(季常)与王氏过访苏轼,苏轼写了这首词送别。

    26、上阕颂扬王氏为人刚健孤高,下阕写王氏前来过访、相对畅饮旋即匆匆离去的情景。“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一开篇就语出惊人不同凡响,将长江拟人化的同时,以比拟的方式将王长官高洁的人品与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二句喻其人品格之高,通过“苍桧”的形象比喻,以“苍桧”的傲霜枝干比喻王氏傲岸不屈的性格。“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司州古县,指湖北黄陂县,王氏住在那里。坞松窗,用竹子搭的凉棚,用松枝编成的窗户。写王氏居住环境的简素高雅。后四字以竹松比喻托衬他的正直耿介。“江南岸”三句是说倘非王先生送陈慥来黄州,恐终不得见面。语中既有词人的自谦,也饱含作者对于王先生人

    27、品的仰慕之情。上阕主要刻画王长官的高洁人品,描绘了一个饱经沧桑、令人神往的高士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赞颂、仰慕之情。“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几句,既写当日气候景色,又通过自然景象的不凡,暗示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这三句是写王氏于风雨过后,翩然乘车而至。车帘,车盖都带着山林的烟霞,形容王氏的风雅。 暗示这次遇合不同于俗人聚首。自然意象与人的气质达成一种象征关系。“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充满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知己难遇之情,相聚的欢愉之情。“居士先生老矣”,生命短促之悲、人生无常之叹。“真梦里,相对残釭”,釭:油灯。写主客通霄达旦相饮欢谈,彼此情投意合。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

    28、逢逢”这三名是说昨夜歌声刚歇,行人未起,船鼓却来催客动身了。逢逢(png朋)鼓声,开船的信号。写天明分手,船鼓催发,主客双方话未尽,情未尽,满怀惜别之意。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苏轼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yng)郑淇水入城。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土丘),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未来)、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注 东武:此处指密州治所诸城。会:聚会。流杯亭:即诸城南禅小亭。相将:相随,相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

    29、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微雨蒙蒙、树林山岗上花叶狼藉的暮春景象,将“红”“碧”活用为名词,代指花、叶,十分形象和精练。B词人眼见“枝上残花吹尽”而与友人试着向江边寻春而不得,体现出被贬密州之后内心的极端痛苦之情。C“官里事”四句,写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 D“满城争出”渲染出全城百姓观看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满”“争”二字,描绘出万人空巷的热闹情景。【答案】B【解析】B项,“寻春而不得”有误,词中有“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只不过春大都已去;“极端痛苦之情”的表述与全词感情基调不符。4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

    30、概括。答: 【答案】聚会流杯亭的难得之情。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此次出游,实属幸事。与民同乐的自得之情。与同僚相约聚会于流杯亭,百姓“满城争出”观看,一个“满”字和一个“争”字,渲染出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表现词人作为州郡长官与民同乐的惬意。时光易逝、物是人非之感。运用典故,借昔日兰亭修禊盛事已成陈迹,无从寻觅,唯有修竹满山,感叹时世流逝,岁月不居,世事变迁之感。兰亭修禊(x):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41人集合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祓禊之礼。众人作诗,王氏作兰亭集序。修禊,三月三日于水边采兰嬉游,以驱除不祥。译文:东武城南

    31、刚刚筑就新堤,郏淇河水开始流溢。微雨过后,浓密的树林,苍翠的山岗,红花绿叶,满地堆积。枝头残花早已随风飘尽,我与朋友同到江边把春天寻觅。试问未来还有多少春光?算来不过三分之一。官衙里的公事纷杂堆积,风雨过后更无几多明媚春日。今日相约,泛杯曲水,全城百姓也争相聚集。您不曾闻知东晋兰亭修禊的故事?当日满座都是豪俊高洁之士。到如今只有长竹满山岗。往日陈迹,无从寻觅。创作背景: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自从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众名士兰亭修禊之后,传统的节日上巳日便成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日子,这对于苏轼这样的士大夫文人尤其具有诱惑力。熙宁九年三月上巳日,苏轼在密州城南流觞曲水时

    32、,忆及兰亭盛会,因作此词。赏析上片写雨后暮春景物,并抒写了惜春的意绪。先写雨后山冈上花木零落的景象:一场小雨过后,在那浓密的树林中和苍翠的山冈上,红花绿叶,堆积满地。透过字面,仿佛有词人轻微的叹息。以“卧”、“堆”两个动词形容花叶遍地狼藉的状态,以“红”、“碧”两个表示色彩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借指花、叶,都显得十分形象和精炼。再写“枝上残花”荡然无存,于是向江边追寻春天的踪迹:试问未来还有多少春光?算来不过三分之一。这就是寻春所获得的一个既令人失望又使人略感安慰的结果。表现了诗人的伤春惜春之情。下片写曲水流杯的现场盛况以及对当年兰亭陈迹的感慨。 “官里事”四句,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

    33、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这是一笔衬托,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聚会流杯亭的难得之情。 “相将泛曲水”两句,正面写曲水流杯的现场盛况:上巳日与同僚相约聚会于流杯亭,开展曲水流杯的活动,全城百姓都争着前来观光。“满城争出”句,由充当热心观众的全城百姓渲染出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一个“满”字和一个“争”字,更令人想见万人空巷的热闹情景,以及词人作为州郡长官与民同乐的惬意和自得。与民同乐自得之情。由眼前景、事所引发的对历史的联想:“君不见兰亭修楔事,当时座上皆豪逸。”显然,兰亭修禊与曲水流杯,当日主盟其事并作序的王羲之与词人自己,众名士(“豪逸”)与众同僚,一一对应,其衬托和比喻之意清晰可见。结尾两句紧承上文,对史事感慨系之:到如今只有长竹布满故地的山岭,而昔日盛事已成陈迹,再也无从寻觅了。这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怀古主要是为了慨今,因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其真正用意即在于此。它所蕴蓄的是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感,是带有人生哲理意义的。时光易逝、物是人非之感。 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06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32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