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 山西省 高平市 中学 高中语文 第一 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 课时 答案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季氏将伐颛臾(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论语、背景等相关文学知识。2、熟读课文,掌握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的用法。3、分析文本的内容。【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的用法。难点:分析文本的内容。【导学流程】一、 了解感知 1、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孔子55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但他的主张并不被各国诸侯采纳,于前684年回到鲁国。于是他从事教育,首开私人办学
2、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希望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去参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 六品德:“温、良、恭、俭、让”2、论语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语录体,凡20篇,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3、背景介绍: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
3、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4、析题: 季氏将伐颛臾 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 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二、探究未知1、 解释重点词的意思 伐: 见: 有事: 过: 以为: 东蒙主:2、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译文:是社稷之臣也( )译文: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何以伐为?( )译文:3、对于“将伐颛臾”一事,冉有和季路是怎样向孔子表述的?孔子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63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知识清单-第八单元∣语文S版 (共11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