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年上学期广州市六区高三9月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2022 上学 广州市 六区高三 语文 教学质量 检测 试题答案
- 资源描述:
-
1、广东省2022年上学期广州市六区高三9月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属于信息对比题。A项“徽墨中的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不能证明“徽墨在墨林中是中国墨的唯一代表”。C项新安志中对李氏父子制墨“遂以墨名家”的记载,与后人“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赞誉无直接关联。D项原文为穆晓天先生曾说:“制墨业的繁荣,可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D项题干于文无据。2.C【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文段内部推断题。C 项,李氏父子制出的墨能做到“墨寿千年”的原因,原文表述为“在于李氏父子制墨没
2、有拘泥于早期造墨理论的束缚,开创性地运用胶法、药法改善墨质。”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属于文段外部推断题。D项,“徽商从事徽墨经营的研究”不属于徽墨作为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原因分析的内容。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参考答案:兴起于五代:五代时期,南唐的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全国制墨中心南移至徽州。发展于两宋:大宋王朝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渐活跃,文学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风气日盛,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兴盛于明清:明代,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增大;清初政府重视经济的恢复发展,对汉文化采取包容政策,促进了徽墨
3、需求市场的恢复和发展。(每点 2 分,总结 1 分,分析 1 分;答全三点 6 分。意思对即可。)5.【解析】本题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归纳能力。参考答案:硬度:质坚如玉色泽:光泽如漆纹理:饱满细腻、其纹如犀(答出一点 1 分)保存性:历久弥新。(每点 1 分,答满四点满分,意思对即可)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并没有“用显微镜般的纤毫细腻的笔墨”写声响,此处有误,“杏花春雨般的柔媚”也有误,原文“倘是女子,便会于雄浑苍凉之中,又夹杂上缠绵悱恻的韵味”,即使是女子的声音,也以雄浑苍凉味道为主。7.B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大合理
4、”鉴赏评价不准确。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第 6 段写道“从里面,不时传来鸡鸣、羊叫和娃儿的笑声”,村庄自然环境险恶,随处可见数十丈的悬崖,狗儿在崖上尽情撒欢嬉戏却没有一只掉下崖去,农家小院鸡鸣、羊叫和娃儿的笑声使小村庄充满勃勃生机,为村庄增添生气;第 7-9 段写到崖上崖下百姓喊话,喊声在空旷的山崖间回响,表达乡邻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生活淳朴的热爱。第 13 段写道“鸟儿也能飞来几只,唧唧喳喳地叫上一阵”,突出尽管自然环境雄浑苍凉地域,生物的生命力依然很顽强;第 15、16 段写道“而夹带黄土的狂风却全然不理会这些怪笑着抛洒向半空中”,“婆姨搂着被吓坏的娃儿,满崖满坡
5、满世界中,失却了一切人声兽语,只剩下黄土的怒号和黄土的呻吟”,这突出表现村庄虽气候恶劣(北风怒吼,生存艰难),但民情淳朴,人民勤劳有血性,具有“择佳地而生息的顽强生命力”,具有劳动创造、抗争奋斗的可贵精神。(每点 2 分,答出两点满分,意思对即可。)9.【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参考答案:文章以“小村即景”为题,作者目的虽不只是为描绘小村庄的景致,但形象地揭示这普通的小村庄给作者极大的心灵震撼;小村的景致是全文的线索,小村自然环境险恶,但在作者笔下生机勃勃,作者通过小村景象表现其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魅力;以“小村即景”为题,作者借小村这般恶劣的自然环境,表现村民不愿向命运低头,他们能吃苦耐劳,
6、一辈又一辈奋发图强,与困境抗争的精神(或作者赞颂小村人乃至全人类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进取精神)。(每点 2 分,答出三点 6 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1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欧阳修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其中,“迭相”是相继;轮番之意,“迭相”不能与后文的“师友”断开,否则缺少宾语,根据前后文义可知欧阳修与尹洙轮番为师友,后又结交梅尧臣,而非师友结交梅尧臣,所以不能将“师友”和“与梅尧臣游”断在
7、一处,排除 AD 项;“为歌诗相倡和”是指欧阳修和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中间不能断开,下句是指文章名扬天下,更不能将“相倡和”和“遂以文章”断一处,据此可排除BD 项。故正确答案为 C。11.A【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指以高超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吏”错,学士是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12.D【解析】此题考查本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欧阳修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错,应为朋友在世时欧阳修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欧阳修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人。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参考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