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课后集训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秋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屈原列传课后集训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2022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屈原 列传 课后 集训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9屈原列传【基础测评】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离骚”者,犹离忧也B屈平属草稿未定C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D厚币委质事楚【答案】B【解析】A.“离”同“罹”,遭受。C.“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D.“质”同“贽”,见面礼。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B故劳苦倦极极:疲困C其文约,其辞微微:简约D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渣滓【答案】B【解析】A.聪:明察。C.微:含蓄隐晦。D.滓:污染。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C明年,秦割汉中
2、地与楚以和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答案】D【解析】A.“形容”,古义:外貌,模样。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B.“用事”,古义:当权,掌权。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C.“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深入”,古今义相同,指进入到内部或中心。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屈平之作离骚邪曲之害公也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以其弟子兰为令尹C顷襄王怒而迁之皭然泥而不滓者也D战于蓝田使于齐,顾反【答案】A【解析】A.均为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连词,表目的/介词,让,把。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介词
3、,在/介词,到。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怀王卒行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B秦,虎狼之国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C故内惑于郑袖竟死于秦而归葬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答案】A【解析】A.均为副词,最终。B.结构助词,的/动词,到。C.介词,表被动/介词,在。D.介词,让,把/介词,因为,由于。6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邪曲之害公也B蝉蜕于浊秽C楚怀王贪而信张仪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答案】C【解析】A.“邪曲”形容词用作名词。B.“蝉”名词作状语。D.“祖”名词的意动用法。7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4、()A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C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答案】B【解析】B.状语后置句。其余三项为被动句。8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A秦,虎狼之国,不可信B战于蓝田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D举贤以自佐【答案】C【解析】A.判断句。B.状语后置句。C.与例句均是被动句。D.宾语前置句。9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B由于人口繁衍,一个民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是氏。本文中屈原的“屈”是“姓”而不是“氏”。C文中的
5、“三闾大夫”是楚国官名,掌管王族事务。D“齐与楚从亲”中“从”指“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即诸侯联合抗秦的同盟。【答案】B【解析】屈原的“屈”应该是“氏”。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了自己的解释:_,_。(2)屈原列传中,屈原“怨”的缘由是:_,_。(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高度评价屈原的文章和品格,说他志行高洁、品行端正,他的离骚创作有“_,_”的特点。【答案】(1)其志洁故其称物芳(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阅读提升】阅读
6、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张昭,字潜夫。祖楚平,寿张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调长安,值巢寇乱,不知所终。直幼避地河朔,既寇,以父失所在,时盗贼蜂起,道路榛梗,乃自秦抵蜀,徒行丐食,求父所在,积十年不能得。乃发哀行服,躬耕海滨。青州王师范开学馆,延置儒士,再以书币招直,署宾职。昭始十岁,能诵古乐府、咏史诗百余篇;未冠,遍读九经,尽通其义。处侪类中,缓步阔视,以为马、郑不己若也。后至赞皇,遇程生者,专史学,以为专究经旨,不通今古,率多拘滞,繁而寡要;若极谈王霸,经纬治乱,非史不可。因出班、范汉书十余义商榷,乃授昭荀纪国志等,后又尽得十三史,五七年间,能驰骋上下数千百年事。又注十代兴亡
7、论。后唐庄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军门,昭因至魏,携文数十轴谒兴唐尹张宪。宪家富文籍,每与昭燕语,讲论经史要事,恨相见之晚,即署府推官。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监察御史里行。宪为北京留守,昭亦从至晋阳。庄宗及难,闻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昭谓宪曰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宪曰我本书生见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极苟腼颜求生何面目见主于地下?昭曰:“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时有害昭者,昭曰:“明诚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无悔。”众执以送彦超,彦超曰:“推官正人,无得害之。”长兴二年,丁内艰,赙绢布五十匹,米麦五十石。昭性至孝,明
8、宗闻其居丧哀毁,复赐以钱币。服除,改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史馆修撰。上言乞复本朝故事,置观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弹事,谏官月给谏纸。并从之。又奏请劝农耕及置常平仓等数事。宋初,拜吏部尚书。乾德元年郊祀,昭为卤簿使。礼毕,进封郑国公,与翰林承旨陶榖同掌选。榖尝诬奏事,引昭为证,昭免冠抗论。太祖不说,遂三拜章告老,以本官致仕,改封陈国公。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二,有删改)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昭谓宪曰/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宪曰/我本书生见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极/苟腼颜求生/何面目见主于地下/B昭谓宪曰/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29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