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河北省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综合学校高中分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6495
  • 上传时间:2025-10-30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7.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北省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综合学校高中分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河北省 中国 第二十 冶金 建设 公司 综合 学校 高中 分校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三导学案 寡人
    资源描述:

    1、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孝悌(t)数罟()弃甲曳兵(y)B颁白(bn) 鸡豚(tn)然而不王(wn)者C庠序(xin) 狗彘(zh) 不可胜食(shn)D洿池(w) 饿莩(pio) 衣帛食肉(b)2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同3下边加点的字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夜缒而出,见秦君 必勿使反俯察品类之盛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河曲智叟亡以应 邹忌修八尺有余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2、名者 长乐王回深父ABC D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树之以桑B申之以孝悌之义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对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斧斤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不同,不同D相同,相同6下列各句中“数”字的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sh若干B数罟不入洿池 c密C数见不鲜 sh多次D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sh数目7下列各句中的“胜”字的含义与成语“引人入胜”中的“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D予观夫巴陵

    3、胜状,在洞庭一湖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荒年B王道之始也始:开端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憾:缺憾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谨慎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河东凶亦然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C邻国之民不加少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谨庠序之教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下列各组词语中,解释错误

    4、的一组是()A填然鼓之之:衬字孝悌之义义:义气B兵刃既接接:交锋鸡豚狗彘彘:猪C弃甲曳兵曳:拖着涂有饿莩涂:道路D无失其时无:通“毋”王无罪岁罪:归罪12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13下列句子中的“是”作动词表判断的是()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B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自言本是京城女14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三句是()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移其粟于河内A B C D15下列句子中加线部

    5、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好战,请以战喻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来说说其中的道理。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着算起来还不到一百步。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百姓对于生养死葬都没有什么遗憾。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20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6孟子在这段话中采用的说理方法是:17依据本段文字的内容,归纳出一个成语典故是_,这个典故说明18说说“王如知此”中“此”的含义。(包括显性含义和隐性含义)显性含义_隐性含义_19联系全文总结“王道之始”的三个措施:_20总结“王道之成”的四项措施:_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北省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综合学校高中分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649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