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七上语文:7 散文诗二首(名师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秋七上语文:7 散文诗二首名师教案 2022 年秋七上 语文 散文诗 名师 教案
- 资源描述:
-
1、7 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2.对比阅读,明确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3.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至深至真的亲情。【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金色花【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2.有感情地朗读,准确把握课文所抒发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师: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爱的熏陶、情的感染。二
2、、了解文体,初识作者1.了解文体课件出示: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语言精粹、凝练,又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2.了解作者课件出示:泰戈尔的代表作有:诗集吉檀(tn)迦(ji)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冰心的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创作以爱的颂歌为主,简洁、清新、细腻。三、自读课文,学以致用1.自主阅读金色花,初步感知课文(1)一读:不看旁批,“裸读”。(2)二读:带着旁批的问题阅读。(3)三读:将自己的阅读感
3、受、问题等进行旁批。2.师生交流,点拨指导提示:师指导时重在了解学生的“知”与“不知”,梳理问题,生成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关键和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1.揣摩感情,深情诵读师: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感情。(生自由诵读,师点评并明确)课件出示:(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孩子的顽皮)(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
4、孩子?”(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急和欣喜)(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读出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2.学习方法,培养习惯生诵读诗歌,练习标画朗读提示符号,学习写旁批。常用的朗读提示符号(1)“.”表示重读;(2)“”表示停顿,“”表示连贯读;(3)“”表示音调上扬,“”表示音调下降;(4)“”表示音调拉长。【示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设计意图】对于意境优美的散文诗,深情诵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5、而结合诵读练习标画朗读提示符号、学习写旁批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想象感知,感受美好师: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1)请用“当妈妈_时,我就_”的句式说一说,并写写批注。预设 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批注:让妈妈可以闻到花香。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批注: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批注:妈妈给我知识与智慧。师小结:孩子三次与妈妈捉迷藏,从儿童的视角,通过儿童的奇思妙想,以虚拟的情境,表现出孩子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同时
6、也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位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_的孩子和一个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预设 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和一个慈祥、爱读书的妈妈。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和一个温柔善良的妈妈。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和一个勤劳美丽的妈妈。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和一个爱孩子的妈妈。师小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爱撒娇、爱妈妈的孩子;这是一位沉静、美丽、慈爱、智慧的妈妈。【设计意图】自读课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这个环节通过两个仿句练习,帮助学生自主阅读。4.探疑解惑,理解主旨师:
7、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预设 中国人喜欢用花朵比喻孩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印度人同样喜欢用花朵来比喻孩子。泰戈尔借美丽的金色花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总想无时无刻地关注妈妈,所以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三次跟妈妈玩起“躲猫猫”,热爱之情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