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之争:语文教育怎么了?.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 语文教育 怎么
- 资源描述:
-
1、教材之争:语文教育怎么了?叶 开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文学博士魏钢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副总编辑刘绪源儿童文学理论家主持人的话语文教材收入的文章不够经典,语文课堂对文章的解读好似“肢解”语文教育面临着来自作家、家长、老师等等的拷问。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怎么了?频繁修订的语文教材中,最需要改变的究竟是什么?1 几次教改“换汤不换药”主持人:叶开先生在媒体上发表了不少批评目前的语文教材的言论。在您看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中哪些问题让您担忧?叶开:上世纪80年代,巴金写随想录时,就专门写过几篇关于教育的文章,批评了僵化的教育思想,当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30年来,关于教育的大讨论几乎十年爆发一次,几次教改
2、换汤不换药,语文教材也走进了死胡同。我认为,语文教育有这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语文承载过多道德教化功能。第二,语文教材编写权被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掌控,出版权大多被各地教育出版社一家独占。语文教材编委会和相关的编写组人员中,缺少相关专业的一流学者。第三,语文课文选材目光狭窄,很多课文涉嫌剽窃和篡改,一些名家名作被修改、删节,没有得到尊重。近年来,语文教材的编写是单元化的所谓组团方式,比如,这个单元定下的主题是“亲情”,就会选取一组关于亲情的文章,有些文章直奔主题,文字粗糙,用词空泛。第四,语文教法落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很棒的诗,我曾看过几份几千字的教案,写得好像电视节目的台本,按照那些教案
3、的方法,这首诗会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第五,语文教材本位主义。过去,语文教师会把学生读“课外书”,斥为“不务正业”,现在这种观念有了改善,很多专家也推荐和编撰了推荐阅读书目,但这些书目大多眉毛胡子一把抓,成了一些出版社用来赚钱的推销手段。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在对语文教材、语文教育提出批评的时候,您很强调您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这个身份。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您对语文教材的批评是和您女儿的语文学习有关的?叶开:女儿上小学时,我在翻看语文教材及孩子作文时都发现很多问题。比方说,一篇题为信的文章,用诗体的形式来写的,内容空洞,毫无真情实感,还竟然要求学生背诵。当时我就非常愤怒,这样的文章怎么会入选教材?作为一
4、个父亲,我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给她选择有营养的好的食品,还要关心她的精神食粮。那些值得我们学习、背诵的经典,我们三辈子都读不完,为什么要让孩子去背一些糟糕的东西?2 自认“一个人的教材”比现行教材更实用主持人:您在微博上表示,准备自己编一套教材给女儿用,会怎样做这个事?会不会存在这样一个情况您编的教材、开的书单都是围绕女儿来的,未必适合其他的孩子?叶开:我计划编的是一套“一个人的教材”。这套“教材”完全按照我的趣味和爱好来编写,彻底摒弃目前教材编写的条条框框。计划编12本,按照体例来分诗歌、散文、科幻小说等,可能会请一些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朋友写几百字感受,或对入选文章进行点评。我自信“一
5、个人的教材”适应面比现在语文教材适应面更广,也更实用。按现在主流观点,我在应试方面是“成功人士”。我在偏远乡村长大,念乡村小学、乡村中学。我高考成绩全县第三,硕士、博士考试成绩都是总分第一名。我有个宽容的父亲。很小时候他就会给我几块钱,让我坐三站火车去县城买书。我初中时家里已有2019册小人书。我基础不算好,但广泛阅读使我有比同龄人多的积累,加上一些应试技巧,很容易超过别人。主持人:所以,您相信自己编的教材既能让孩子有丰富的积累,又兼顾考试的需要。那么您怎么定位您编写的教材?叶开:真正合格的语文教材,应该是一本语言、文学和文化的详细分类导游手册,要通过基础学习、介绍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和
6、思考,然后离开教材,进入到文化知识的广阔世界中去畅游。3 教育部门要学会与公众进行良好沟通主持人:针对语文教材提出批评的人有作家、有家长、有老师等等。语文教材真的让那么多人都不满意吗?魏钢强:接受母语教育,学习汉语言文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拥有发言权;语文课不光是工具课,还是熏陶文化素养、修炼美好心性的课,承载了家长和社会太多的期望。所以,对语文教材、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多一些批评,这很正常,未必是有意找茬。不过,在批评语文教材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大家都接受过语文教育这没错,或许你还是某一方面的专家甚至权威,但是,你有没有教过语文?有没有研究过语文教育?有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