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 2.3 民为贵.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案导学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三、民为贵“民为贵”语出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说,老百姓是最尊贵的。这句话极其简洁明了地言明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本课所录5则选文,孟子分别从不同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具体而充分地阐明了这一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今天听来简单,但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说这话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么深远的洞察力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超前意识”。齐宣王就“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事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掷地有声地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当时能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独夫民贼应该杀,是需要有极大的胆识的。孟子坚决反对愚忠
2、,反对盲从。他认为,为臣的态度是由为君的态度决定的。君主并非任何时候都对,也并非都应无条件服从。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对于暴君,他是深恶痛绝的。1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重点是词类活用。2把握孟子的民本思想,领会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3学习孟子的论辩机智和说理技巧。1字音字形 2通假举要为丛驱爵者,鹯也:“爵”通“雀”,鸟雀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畜”通“蓄”,积聚舜相尧二十有八载:“有”通“又”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汤放桀:放逐,流放贼仁者谓之贼:残害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主持践
3、天子位焉:登上,引申为“承袭”(2)一词多义危相(3)词类活用诸侯危社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危害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安于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名词活用为动词,成就王业(4)古今异义得乎诸侯为大夫古义: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今义:对医生的称呼。牺牲既成古义: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以陷于死亡古义:被诛杀或逃亡。今义:死去。夫然后之中国古义:古人称中原地区为中国,此指国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贼仁者谓之贼古义:残害。今义:小偷。4重要虚词之5特殊句式(1)判断句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
4、,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2)介宾短语后置句祭祀以时。天子能荐人于天。诸侯能荐人于天子。大夫能荐人于诸侯。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3)定语后置句天下诸侯朝觐者。6名言名句(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3)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1选文主旨本课所录5则选文均是围绕“民为贵”的思想来展开论述的。在这5则选文中,孟子不仅极力宣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民本思想,而且还指明了得民心的根本途径,就是施行仁政,用“仁”“义”治天下,用仁义道德教化百姓。2句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