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4 古代诗歌阅读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时演练.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4 古代诗歌阅读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时演练 2023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部分 古诗文 阅读 专题 古代
- 资源描述:
-
1、专题四学案二第3讲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9分)凝香斋宋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注】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香炉:香炉峰。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后面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的。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
2、,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C任所齐州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纯净的湖水使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激荡,悦耳清幽。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答案】B【解析】“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理解错误,“身闲无事”是因齐州大治。2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诗眼“幽”字,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赏月,连自己地方长官的身份仿佛都忘记了。身为齐
3、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览胜。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显得作者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字展开意境。(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9分)伴云来天香宋贺铸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注】骎骎:马快跑的样子。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
4、项是(3分)()A“烛映”两句细致地描写了烛影摇曳、蛩声颤抖的客舍环境,而“共苦”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呈现了词人愁苦的心境。B“不眠”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用想象的手法描写因思念征人而夜不能寐的闺妇挥杵捣衣,侧面烘托了词人对伊人的思念。C“惊动”两句用倒装的形式,比喻的修辞表述时光如奔马,以此表现时序变化之快,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震惊和对人生的感慨。D“当年南浦”几句叙写了青春幻想在生命历程中破灭的状态,“幽恨”句含蓄地将自己因今昔之落差而引发的遗恨情绪表露出来。【答案】A【解析】“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词句中用了比拟手法,词人把“烛”“蛩”拟人化,说它们和自己一起在清秋风露中愁苦。2请简要赏析上片中
5、“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三句中的“络”“逦迤”两个词语。(6分)【答案】“络”是套住、缠绕的意思,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描写氤氲的暮霭萦绕着横向展开的山林的景色;“逦迤”,曲折连绵的样子,化听觉为视觉(化时间的推移为空间的延续),描写钟鼓声由远及近的状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9分)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宋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注】武均州:指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
6、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答案】D【解析】“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错,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31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4、弹琴姑娘 西师大版 (共11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