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童年的水墨画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18 童年 水墨画 教案
- 资源描述:
-
1、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多彩的童年”这一主题,安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4篇课文。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要点童年的水墨画21.会认30个生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读准1个多音字。2.朗读课文,背诵溪边。3.默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5.能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美
2、丽的去处。剃头大师2肥皂泡2我不能失信1习作31.写一个身边的人,突出人物性格特点。2.写完后,根据人物特点拟定题目。语文园地2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2.学习一组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旭、屿”等6个生字,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3.体会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4.能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5.朗读和背诵4句关于“改过”的名言。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目标1.会认“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正确读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背诵溪边。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教学
3、重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利用偏旁识别“墨、染”是上下结构的字;“碎、浪、溅”是左右结构的字。写字:11个要求会写的字中,“墨、染、竿、葫、蘑、菇”是上下结构的字;“腾、碎、拨、浪”应注意左右部分的大小和松紧;“爽”是框架结构,写之前要注意观察字形,看清楚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2.朗读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诗中有特点、有意思的诗句;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方法,解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体验中,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溪边。教学准备1.预习提
4、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活“趣味”照片。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墨、染、碎”。指导书写“墨、染、竿、腾、碎”等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背诵溪边。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看到的画面。教学过程板块一 学习导语,分享快乐1.默读导语,聚焦“童年”。师:打开课本,翻到第71页,默读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和语文要素。(课件出示单元学习主题和语文要素)课件出示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l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l 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2.聚焦“童年”,分享趣事。照片引路,交流分享。课前让
5、学生搜集童年照片,学生对着照片,回忆当时的情况,突出“趣味”。3.板书课文题目,解“墨”入手。童年是一首歌,唱着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朵花,氤氲着甘醇和芬芳;童年是一幅画,水墨画晕染着童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板书:童年的水墨画)(1)齐读课文题目。(2)释疑体裁。这篇课文与我们平时所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是三首儿童诗)【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自由读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l 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l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l 思考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
6、什么。2.检查反馈,相机纠正。(1)指名读,检查自读情况。(2)根据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和字形。重点区分形近字“拨”和“拔”。重点把握多音字“扇”:shn,名词,扇子、风扇;shn,动词,扇风、扇动。(3)再指名读。生生点评。(4)男女生合作读;开火车读;带着想象入情入境地读。(5)交流汇报: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l 溪边:在溪边钓鱼。l 江上:在江上戏水。l 林中:在林中采蘑菇。【设计意图】出示自读要求,让学习有目标、有方向。本学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根据学习要求解决基础问题。将简单易理解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培养学习兴趣
7、,提高学习能力。板块三 精读溪边,指导学习 1.聚焦溪边,体会学习。(课件出示儿童诗溪边)(1)自主朗读,想象画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2)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朗读溪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预设1:我仿佛看到小溪边长着垂柳,那些垂柳把小溪当作镜子呢。预设2:我仿佛看到了在碧绿的溪边,有一只红色的蜻蜓正立在鱼竿上呢。预设3:我仿佛看到孩子们钓到一条大鱼,鱼儿在草地上乱跳,想要跳回溪里去呢。(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将想象的画面连缀成一段完整的话。2.引导释疑:这首诗歌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句子?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助理解的?(1)课件出示疑难,交流方法。课件出示l 句子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