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江阴市 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学 10 阶段性 测试 试题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22-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她美丽的面纱。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初一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请同学们认真、规范答题!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一、积累与运用(21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k巢 chng澈 静m l临 2、根据课文默写,其中两句还需写出相应的篇名和作者。(10分)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 )我寄愁心与明月,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的诗句是: , 。 ,断肠人在天涯
2、。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2分) ( )A.大家尽力而为就行,不要背包袱。(包袱比喻思想负担)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指理所当然)C.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指情绪高昂、兴奋激动)D.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指各种气息混杂在一起,越来越浓)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
3、春天的感情。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C.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D.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5、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3分)【甲】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A 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
4、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A 道:“哪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 B,好么?”A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 B也!”【乙】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像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A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 A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 B 。”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与你起个混名,称为 C ,好么?” B 道:“好,好,好。”
5、自此时又称为C。根据语境,填写出文中字母指代的同一人物不同阶段的称呼:A: B: C: 二、阅读与赏析(39分)(一)(4分)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飞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 7、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二)(8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6、元方入门不顾。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太丘舍去 去: (3)门外戏 戏: (4)相委而去 委: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两个称谓“尊君”“家君”指的是同一人,为何叫法不同?你的理解是什么?(2分) (三)(8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建本)11、解释下列句中加
7、点的字。(4分)(1)欲学,恐已暮矣。 欲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为 (3)臣闻之 闻 (4)如日出之阳 如 12、翻译句子。(2分)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1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四)(6分)14、西游记共一百回,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至十二回全书的引子,其中第八至第十二回介绍唐僧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故事主体。请你简要概括出第一至第七回的故事(不超过20字)(2分) 15、(1)按情节发生的先后给下面故事排序,只写序号。(2分) 鹰愁涧意马収缰 官封弼马心何足 五行山下定心猿 高老庄大圣除魔 (2)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