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语文(苏教版)教案 必修四: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 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语文苏教版教案 必修四: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 江苏省 徐州市 贾汪区 建平 中学语文 苏教版 教案 必修 第一 专题 寡人
- 资源描述:
-
1、备 课 时 间 年 月 日刘茂侠 上 课 时 间第 周 周 月 日班级 节次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一)总课时数第 节教学目标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 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教学参考必修四语文课本 语文教学参考书授课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辅助手段多 媒 体-专用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
2、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学生结合注释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
3、些?1.学生阅读背景资料.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4.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2.研习第1段提问1: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提问2: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提问3: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明确:春秋战国时
4、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2)理清背诵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10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组 10 松鼠|人教新课标(共3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