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十则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县 鳌江镇 第三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论语 同步 练习 新人
- 资源描述:
-
1、论语十则习题精选 1给下列各组加黑字的注音。 组: A论语() B不亦说乎() C游说() 组: A儒家() B默而识之() C何有于我哉() 组: A敏而好学() B谓之“文”也() C必有我师焉() 2选择正确的字,并将序号填入横线上。 _人不倦(A悔B诲) 人不知而不_(A缊B愠) 学而不思则_(A罔B惘) 孔文子_谓之“文”也(A何以B以何) 3为句中加黑词选择最确切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 A按一定时间 B有时 C时常 说:() A说话 B同“悦”,愉快 C劝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A不清楚 B没有 C迷惑而无所得 殆:() A
2、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B危险 C疲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 A认知 B知识 C记住 厌:() A厌恶 B满足 C厌烦 诲:() A认识到自己的过失 B引诱 C教导、诱导 4下列句子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订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做人不知道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 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何有于我哉! 解释:为什么还有我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释: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5“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分析下列各句后回答: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学
3、而不思则罔 E学而不厌 F择其善者而从之 G敏而好学 H默而识之 属于顺接的有 属于转接的有 6本文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选出都是表示学习态度的一组() A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厌不耻下问 C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 D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 7填空: 论语是记录的书,共篇,是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选自论语的、等篇。 孔子,名,字,时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8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语句。 作者阐述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 作者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作者说明孔文子被谥为“文”的原因是 。 文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 。 9学了这十则论语,你能说说今天我们日常言谈中哪些话出自这十则吗?请举出几个例子来。 答案与参考: 1(略) 2BBAA 3 CB CA CCC 4 5 顺接:A、C、F、G、H 转接:B、D、E 6D 78(参考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4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6树和喜鹊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6240.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