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四节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问知。子曰:“知人。”B举直错诸枉C乡也吾见于夫子 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解析:A项中“问知”的“知”,通“智”;B项,“错”通“措”;C项“乡”通“向”。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为仁由己 (依靠)B在家无怨 (古时大夫的家族)C举直错诸枉 (邪恶的人)D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全部)解析:D项中的“举”意为“提拔”。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天下归仁焉 (句末语气词)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C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到)D能使枉者直 (的人)解析:B项中的“于”意为“给予
2、”。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非礼勿言”中的“言”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名之曰褒禅B六王毕,四海一C素善留侯张良 D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解析:例句中的“言”与A项中的“名”均为名词作动词:“言”,说;“名”,命名。B项,“一”,数词作动词,统一。C项,“善”,形容词作动词,对人友好。D项,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长处,以为短处。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
3、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子曰:“其恕乎!”(表推测,大概)B可谓仁之方也已 (方法)C士不可以不弘毅 (广大,志向远大)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节约)解析:D项中的“约”意为“贫困”。答案:D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
4、是()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解析:中“以”,介词,表“用来”;中“以”,连词,表转折;中“而”,连词,表并列。答案:D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D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解析:D项为一般句式,A、B、C三项为状语后置句。答案:D8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告诉子贡,看到别人的错误应该终身“恕”,这里的“恕”是指宽恕。B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C曾子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但他又认为奋斗终
5、生,死而后已,道路却很遥远。D“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解析:A项中“恕”,不是宽恕,而是从自己出发,去推想别人。答案:A9“杀身成仁”是什么意思?它对人生有何积极作用?答:_答案: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为信念而勇于献身的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
6、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41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