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二、当仁不让于师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92219
  • 上传时间:2025-11-13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26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二、当仁不让于师 WORD版含答案 2018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先秦 诸子 选读 第一 单元 当仁不让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二、当仁,不让于师释文题“当仁,不让于师”是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面对仁德之事,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得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对仁义的重视,我们也能体会到孔子与弟子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尽管绝大多数弟子都比孔子年轻很多,但他从不阻止弟子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很值得我们深思,尽管他生活在 2 500 年前的人类文明发祥时期。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分别是从弟子对孔子的态度和评价、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及孔子对待弟子的态度和评价三个方面来刻画孔子形象的,既展现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表现了孔子对仁德的高度

    2、重视和执著追求。1词语理解(1)通假字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通“_”,_道之斯行通“_”,_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通“_”,_夫子矢之曰通“_”,_毋吾以也通“_”,_莫春者,春服既成同“_”,_鼓瑟希 通“_”,_(2)一词多义绝人虽欲自绝:不如早与之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抢呼欲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弥天大罪: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寡君有望矣:莫莫春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莫须有:疾伯牛有疾: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草枯鹰眼疾,雪

    3、尽马蹄轻:(3)古今异义君子学道则爱人古义:_今义: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君子一言以为知古义:_今义:认为。(4)虚词归纳也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吾与点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安求其能千里也:于子路宿于石门: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业精于勤,荒于嬉:当仁,不让于师:而君幸于赵王:仲尼岂贤于子乎:2词类活用(1)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_(2)所谓立之斯立:_(3)动之斯和:_(4)博我以文,约我以礼:_(5)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_(6)噫!天丧予:_3特殊句式(1)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2)偃之言是也!(3)亡之,命矣夫!(4)贤哉,回也!(5)不吾知也!(6)求,尔何如?(

    4、7)夫三子者之言何如?(8)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9)其何伤于日月乎?(10)仲尼岂贤于子乎?(1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12)吾无隐乎尔。(13)当仁,不让于师。(14)以吾一日长乎尔。(1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6)异乎三子者之撰。(17)浴乎沂,风乎舞雩。答:_4语句翻译(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译文:_(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译文:_(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译文:_(4)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译文:_(5)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译文:_文本名句1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5、。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4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文外名句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叔孙武叔 毁 仲尼。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 曰:“无以 为也!仲尼不可毁 也。他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不可诽谤的。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 也;仲尼,日 月也,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和月亮,无得 而 逾焉。人虽 欲自绝 ,其何伤于 日是没有办法超越的。人纵使想断绝与日月的关系,那对日月又有月

    6、 乎?多 见 其不知 量 也!”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知道高低轻重罢了!”(论语子张)2.陈子禽 谓子贡曰:“子为恭 也,仲尼岂 贤于 子乎?”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啊,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子贡曰:“君子 一言 以为 知,一言 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 以为 不知 。言 不可 不慎也!夫子之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我的老师不可 及 也,犹天之 不可 阶 而 升 也。夫子之 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如果夫子得 邦 家 者,所谓 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就像我们 立之 斯 立,道 之 斯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

    7、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 行,绥 之 斯 来,动 之 斯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和。其生 也 荣,其死 也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 哀。如之何其可 及 也?”悲哀。我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论语子张)3.颜渊喟然叹曰:“仰 之颜渊感叹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弥 高,钻 之 弥 坚。瞻 之越望越觉得它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它坚实。看着它好 在 前,忽 焉 在后。夫子 循循然 善 诱像在前面,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有次序地引导 人,博 我 以 文,约别人,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

    8、范来约 我以 礼,欲罢 不 能。既 竭吾才,如 有束,使我想停止都不可能。我已经竭尽了我的才能,老师的 所 立卓 尔。虽欲 从 之,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即便想追随他,末 由也 已!”也没有办法了!”(论语 子罕)4.子曰:“若 圣与仁,则吾岂 敢?抑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 为 之 不 厌 ,诲 人 不 倦,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 可 谓云尔已矣。”只是可以这样说罢了。”公西华曰:“正唯 弟子不能学 也。”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论语述而)5.子曰:“当 仁 ,不 让 于师 。”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

    9、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论语卫灵公)6.子曰:“二三子 以我为 隐 乎?吾 孔子说:“诸位认为我对大家有什么隐瞒的吗?我对你们 无 隐乎 尔。吾无 行 而不 与二三子者,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 丘也。”是孔丘啊。”(论语述而)7.子之 武城,闻 弦 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曰:“割鸡焉 用牛刀!”说:“杀鸡怎么用宰牛的刀呢!”子游 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 学 道则子游回答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地位高的人学了道就 爱 人,小人 学 道 则 易使也。”会爱护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被使唤了。”子曰:“二三子

    10、!偃之言是 也!前 言 戏孔子说:“诸位!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跟他 之 耳。”开玩笑罢了。”(论语 阳货)8.子 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 之 曰:“予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了。孔子对他发誓说:“我所否 者,天厌 之!天厌 之!”假如不对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论语雍也)9.子曰:“贤 哉,回也!一箪 食,一瓢饮,在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才德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陋巷 ,人 不 堪其 忧,回 也不改 其狭窄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乐。贤哉,回 也!”快乐。颜回多么有才德啊!”(论语雍也)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子曰:“以 子

    11、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吾 一 日 长 乎尔,毋 吾 以也。居 则 曰:我比你们年长一点,就受拘束,而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们平时总说:不吾 知 也!如或 知 尔,则何 以哉?”人们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将怎么做呢?”子路率尔 而对曰:“千乘 之 国,摄 乎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于大国之间,加之 以师旅,因 之以饥馑;由也大国之间,有军队来侵凌它,饥荒接着战争到来;如果我仲由 为之,比及三年,可 使 有勇,且 知 方也。”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有勇气,并且懂得礼义道德。”夫子 哂 之。孔子听了,对他微微一笑。“求,尔何 如

    12、?”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对 曰:“方 六七十,如 五 六 十 ,求冉求答道:“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让我也为 之,比及三年,可 使 足 民 。如 其礼乐 ,去治理它,三年以后,可以使百姓衣食丰足。至于那礼乐教化,以 俟君子。”就要等德行高的人了。”“赤,尔何 如?”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对 曰:“非曰 能 之,愿 学焉 。宗庙 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诸侯祭祀之事,如 会 同,端章甫,愿 为 的事情或者诸侯会盟的事情,我愿意穿上礼服,戴上礼帽,做一 小相 焉。”个小小的司仪。”“点,尔 何如?”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鼓瑟

    13、希,铿 尔,舍 瑟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而作,对曰:“异乎 三子 者之 撰。”站起来,回答说:“我的想法跟三位说的不同。”子 曰:“何 伤 乎?亦 各 言 其 志 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也。”罢了。”曰:“莫 春者,春 服 既 成,冠 者 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会和五六位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 乎 沂,风 乎 舞 雩,咏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乘凉,唱而 归。”着歌回来。”夫子喟然叹曰:“吾与 点也!”孔子感叹地说:“我赞许曾点啊!”三 子 者 出 ,曾皙 后 。曾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

    14、人都出去了,曾皙后来才离开。曾皙曰:“夫 三子者之言何如?”皙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子 曰:“亦 各言其 志也已矣!”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曰:“夫子何 哂 由 也?”曾皙说:“老师为什么要对仲由笑呢?”曰:“为 国 以礼。其 言 不 让,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说的话一点儿也不谦让,是故 哂之。”所以我笑他。”“唯 求 则 非 邦 也与?”“那么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安 见方 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 邦“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国也者?”家呢?”“唯 赤则 非 邦 也与?”“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宗庙、会

    15、 同,非 诸 侯而 何?赤“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也为 之小,孰 能 为之大!”公西华做小相,那谁还能做大相呢!”(论语先进)11.伯牛 有 疾,子 问 之,自牖 执 其 手,伯牛得了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曰:“亡之,命矣夫!斯 人也而有 斯 疾也!斯 说:“死亡,这是命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 人也而有 斯 疾也!”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论语雍也)12.颜渊死。子曰:“噫!天 丧予!天丧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要了我的命!老天要了 予!”我的命!”(论语先进)13.颜渊死,子哭 之 恸。从 者曰:“子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度

    16、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哀痛恸 矣!”曰:“有 恸 乎?非夫 人之为恸 而过度了!”孔子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不为这个人哀痛还谁 为?”为谁哀痛呢?”(论语先进)1“当仁,不让于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_2子贡反驳陈子禽时说道:“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子贡这句话所针对的对象是谁?答:_3当孔子谈到师生如何相处时,他说:“当仁,不让于师。”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答:_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中,当众弟子谈完自己的理想时,孔子说:“吾与点也!”那么请问,曾皙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到孔子的赞同呢?答:_读了“孔子见南子”一节,有人说子路不应批评老师,也有人说

    17、孔子确实做了不正当的事应该批评,你怎么认为?答:_争与不争,智慧其中争,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动力和理由;不争,是人对待生活的平淡态度。争与不争,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争,似乎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物必备的能力:植物要发芽、生长,就要与其他植物争空气、阳光、水分;动物要发展、壮大,就要与其他动物争领地、水源、食物。“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成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生物的真实写照。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不争,是相对的,这种不争是生存的智慧,当然也是争的最高境界。不争,不是逃避,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旷达胸怀,是一种博大包容。(1)争与不争,智慧其中。晚清重

    18、臣、洋务运动健将张之洞曾在科举考试中中探花,按道理讲,名列三甲的成绩已经让很多人无法企及,但张之洞很是沮丧,他认为自己应该独占鳌头;而在为人处世上,他曾经评价自己“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张之洞的争与不争彰显了人生的智慧:争,是“平生不做第二人选”的人生信条;不争,是内敛孤傲、不染杂尘的人生境界。(2)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李白和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是同时代的人:李白,恃才傲物、睥睨天下;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二人没有争诗坛“老大”的地位,而是惺惺相惜,在不争中为唐诗的辉煌贡献着各自的力量。“不争”,是从有利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思考的。打败越国的夫

    19、差和最终消灭吴国的勾践一生都在“争”:一场大战,越国亡国,勾践到吴国为奴;随即,勾践“切齿仇冤,棒心钓饵。尝胆权谋”,最终一战雪耻。“争”,关系到了生存。争与不争,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要考虑面对的境遇:争,不是皆争、乱争、必争;不争,不是放纵、胆怯、逃避。桉树因为“争”而成为干旱地区首选的树种,它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吸收地下水和各种养料,即便是营养过剩,还要不停地吸收养分。但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争”,造成周围树木死亡,甚至地下水干涸。于是,当地人不得不忍痛割爱,砍伐桉树,种植其他树种。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这些鱼会带来食物与海葵共享,而海葵的触手中含有有毒的刺细胞,可使小丑鱼免于被掠食,

    20、小丑鱼本身则会分泌一种黏液在身体表面,保护自己不被海葵伤害。小丑鱼与海葵的“不争”,使得它们更加快乐地生活。(3)争与不争,智慧其中,所以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又说“当仁,不让于师”。(4)思悟亮点(1)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提示 文章首先阐述“争”“不争”体现的意义,然后用达尔文、老子的话体现的意义来剖析“争”与不争”的内涵。(2)第段使用张之洞的“争与不争”做论据,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 说明“争”与“不争”要看具体情况。(3)段运用了哪些事例从不同角度说明“争与不争”的问题?提示 举了李白、杜甫和夫差、勾践以及桉树、小丑鱼、海葵的事例做论据。(4)第段引用孔子的名言有什么作用?提示 用孔子

    21、的话重申“争与不争”要看具体情况的论点。(5)本文在论证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提示 在论证过程中,文章十分注重对论点的两面论证,不说“争”与“不争”中哪一方更好,而是讨论不同的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即“争与不争,智慧其中”。答案精析语言积累1(1)智 聪明、智慧 导 引导 悦 高兴 誓 发誓已 停止 暮 晚 稀 稀疏(2)断绝/绝交/停止/绝命/横渡/陡峭的 越发,更加/满/满,整/弥补 同“暮”,晚/没有(谁)/表否定,不/表测度,或许一般的病/忧,患/痛心/强,猛烈/锐利(3)关爱别人。以,可以;为,表现出来。(4)句中表示停顿的语气词/句末语气词,表肯定/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句末语

    22、气词,表疑问 介词,在/介词,在方面/介词,由于/介词,向/介词,被/介词,比2(1)名词作状语,沿着台阶(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发动(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丰富(5)形容词作动词,用尽(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3(1)(3)判断句,(4)主谓倒装句,(5)(8)宾语前置句,(9)(17)介宾短语后置句。4(1)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2)(我的)老师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3)老师善于一步一步有次序地引导别人,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可能。(4)我没有什么事

    23、情是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孔丘啊。(5)地位高的人学了道就会爱护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被使唤了。要点突破1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但是这是在一般情况下,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2子贡这句话针对的是陈子禽。因为子禽的劝说是说孔子不如子贡贤明,子贡的话是对子禽一种不客气的反驳,甚至可以说有点恼怒的成分。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子贡认为子禽的这句话属于后者。他认为子禽这样说是不明智的,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因而紧接着就有一句:“言不可不慎也!

    24、”可以说是对子禽的警告之语。接下来的话语,子贡用极其夸张的言辞对孔子的高尚德操和巨大影响进行了渲染和介绍,这样,子禽的话就不攻自破,难以立足了。3孔子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违背老师。但是,孔子提出,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把“仁”作为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4当曾皙谈到自己的理想时说:“莫春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种和谐社会与民同乐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国家德政达到极致的体现,这表现出了曾皙仁爱的思想和他治理国家的一种远大理想。而孔子是主张“仁”“恕”的,当曾皙的这番描述结束时,正好合乎孔子对理

    25、想社会的追求,自然就引起了赞同,所以才有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所以,表面上看来,曾皙并没有谈论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而只是谈谈风月,说说游玩。但实际上,他所描绘的,是远较子路等人的志向更为高远的境界。如果说子路等人的胸怀至多还在小康国家,那么,曾皙所瞻望的,则已经是大同的世界了。这就叫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难怪孔子要脱口而出,由衷地发出赞叹来了。延伸探究(示例)这一节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孔子去见南子有没有做什么不正当的事我们可以存而不论,只从我们看到的事实部分来说,我觉得子路对孔子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既然孔子去见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当事的可能。子路能当面指责老师可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赏的。也可见孔子为推行政见学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以及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孔子是否做了不正当的事是一回事,别人是否相信孔子的清白是另一回事。尤其是作为一个教人做君子的老师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做不正当的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二、当仁不让于师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221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