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资源描述:
-
1、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了解“延安”、“枣园”、“南泥湾”、一杨家岭”的有关情况。2、弄懂文中重点句“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含义。(二)能力训练点1、了解诗的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诗句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和韵律。(三)德育渗透点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要学习发扬延安的伟大精神。(四)美育渗透点感受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点拨、引导法。(二)学生学法主动探究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
2、点、难点、疑点1、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本文重点。2、了解诗中几个具有代表性事物的含义是难点。3、“为什么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是本文疑点。(二)解决办法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借助图像资料,适当进行点拨。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2、课文插图,关于“延河”、“南泥湾”、“杨家岭”、“枣园”的图像资料,课文朗读录音。3、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教学步骤(一)了解背景,揭示课题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
3、内容。)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2、学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识字测评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