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8 方山子传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宋散文选读
- 资源描述:
-
1、方山子传一、基础考查下列给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驰骋(chn)当世(dn)B著帽(zh) 谪居(zh)C奴婢(bi) 萧然(xio)D两骑(q) 精悍(hn)解析:选A。B.“著”读“zhu”;C.“婢”读“b”;D.“骑”读“j”。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阳狂垢污 B方山子傥见之与C前十有九年 D鹊起于前解析:选D。A.“阳”通“佯”,假装。B.“傥”通“倘”,或许;“与”通“欤”,语气词。C.“有”通“又”。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A。都是转折连词。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介词,在;介词,比。D.代词,他的;
2、副词,大概,表推测。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D使从事于其间解析:选A。为定语后置句,B、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
3、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崇,推崇B晚乃遁于光、黄间 遁:逃跑C余谪居于黄 谪:贬官D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妻子:妻子和儿女解析:选B。遁:隐居。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焉:代词,他。A项,乃:于是;竟。B项,因:于是;趁机。D项,也:句末语气词,不译;判断句标志。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
4、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遇;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D好文章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解析:选A。“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错,苏轼和方山子是老朋友,没有想到在黄州遇见了。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译文:(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译文:答案:(1)逐渐
5、长大成人后,就一改往昔所为专心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2)方山子也很惊奇地盯着我,问我来这里的原因,我告诉他来这里的原因。(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父仲良,武德初,与定律令,建言:“周律,其属三千,秦、汉后约为五百。依古则繁,请崇宽简,以示惟新。”于是采开皇律宜于时者定之。终刑部尚书、秦州都督府长史、颍川县公。瑗少负节行。博学,晓吏事。贞观中,以兵部侍郎袭爵。永徽三年,迁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进侍中,兼太子宾客。王后之废,瑗雪泣言曰:“皇后乃陛下在藩时先帝所娶,今无罪辄废,非社稷计。”不纳。明日复谏曰:“王者立后,配天地,象日月
6、。匹夫匹妇尚知相择,况天子乎?诗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宗庙其不血食乎!”帝大怒,诏引出。褚遂良贬潭州都督,明年瑗上言:“遂良受先帝顾托,一德无二,向日论事,至诚恳切,讵肯令陛下后尧、舜而尘史册哉?遭厚谤丑言,损陛下之明,折志士之锐。况被迁以来,再离寒暑,其责塞矣。愿宽无辜,以顺众心。”帝曰:“遂良之情,朕知之矣。其孛戾好犯上,朕责之,讵有过邪?”瑗曰:“遂良,社稷臣。苍蝇点白,傅致有罪。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逐旧臣,遂不省察乎?”帝愈不听。瑗忧愤,自表归田里,不报。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奏“瑗以桂州授遂良
7、,桂用武地,倚之谋不轨”。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既至,瑗已死,发棺验视乃还。追削官爵,籍其家,子孙谪广州官奴。神龙初,武后遗诏复官爵。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讳将二十年。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为凤鸣朝阳。(选自新唐书韩瑗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B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C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D于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65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