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5.1《六国论》(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六国论一、基础巩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答案:(1)亲附、亲近(2)招致(3)副词,近于(4)爱惜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解析:B项,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古今同义。A项,祖父: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C项,颠覆:灭亡。今义指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D项,故事:先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
2、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答案:B3.下列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秦以攻取之外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解析:介词,用,凭借。连词,表承接关系,而。连词,表示目的,来。介词,拿,用。答案:C4.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1)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是:。这一中心论点又分成两个分论点加以论述,这两个分论点分别是:;。(2)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在文中列举齐、赵、燕三国破灭的史实并对此加以分析。作者认为,其中齐国灭亡的原因是:;赵国灭亡的原因是:;燕国灭亡的原因
3、是:。答案:(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用武而不终也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二、阅读鉴赏5. 阅读文本,完成第57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
4、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相继。B.率赂秦耶率:全都,一概。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区别,分辨。D.此言得之得:适宜、得当。解析:C项,判:确定,断定。答案:C6.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B.先辈创业艰难,后人守业维艰C.先辈创业艰难,成就功业有限D.先辈创业艰难,后人本应珍惜解析:联系下文的“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
5、芥”,即可得出答案。答案:D7.下列对第2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了战争的损失。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D.这一段以骈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为主,又简杂以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解析:D项,以散文为主,简杂骈句。答案:D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41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三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