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题: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论语》十则 (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题: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论语十则 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2015 2016 学年 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检测 第二 单元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儒道互补1论语十则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
2、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本文所选论语十则,涉及学习、交友、立身等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论语的博大精深。一、注音踰矩_教诲_盍_轻裘_ 曲肱_二、解释词义从敝伐归目三、通假字可谓好学也已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就有道而正焉 _饭疏食、饮水 _老者安之 _少者怀之 _知者乐
3、水,仁者乐山 _不义而富且贵 _请事斯语矣 _戒之在得 _五、分析句式类型敏于事而慎于言 _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六、积累名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可谓好学也已。知之为知之,_,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知者乐水,_;知者动,_;知者乐,_。不义而富且贵,_。君子坦荡荡,_。答案:一、yhuhqin二、从:动词,顺从动词,从事动词,听从通“纵”动词,跟随介词,自敝:动词,破、坏形容词,旧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损害伐:动词,夸耀、炫耀动词,攻打动词,砍伐动词,夸耀 名词,功业归:动词,称许、赞许动词,投奔名词,女子出嫁动词,回家目:名词,纲目,具体要点名词,眼力动词,用眼
4、睛示意三、“已”通“矣”,语气词“知”通“智”,聪明、明智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逸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关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得到富贵名词活用为动词,施行动词活用为名词,泛指一切贪欲五、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六、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不知为不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 于我如浮云小人长戚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踰:超越B愿无伐善,无施劳 施:施行C知者动,仁者静 动:活跃D小人长戚戚 长:总是2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
5、,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仁者乐山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知者乐水 D饭疏食、饮水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可谓好学也已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C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D血气方刚,戒之在斗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加点的“而”字,用法相同;两个加点的“为”字,用法不同。B两个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两个加点的“为”字,用法相同。C两个加点的“而”字,用法相同;两个加点的“为”字,用法相同。D两个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两个加点的“为”字,用法不同。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
6、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以上“颜渊”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克己复礼为仁克:克制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济:赈济C尧、舜其犹病诸 病:
7、生病D造次必于是 造次:仓促,急速6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请问其目不以其道得之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造次必于是C可谓仁之方也已 不以其道得之D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颠沛必于是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文。(1)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_(2)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_(3)君子去仁,恶乎成名?_8请概述这三个语段各自从哪个角度阐述了儒家“仁”的思想。_9你听过“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话吗?结合文本思考“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的现代意义。_三、深化扩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
8、:“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孔子遂行。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五年后)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42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