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2《寓言四则》第2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寓言四则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2寓言四则第2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22 寓言 四则 课时 上课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两则中国古代的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22 寓言四则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 CONTENTS 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06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走近作者
2、必备知识文学常识必备知识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法、儒、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必记字词古今异义及其家穿井(古义:挖掘。今义:把衣服等物套在身上)国之道也(古义:国都,京城。今义:国家)一词多义闻闻之于宋君(动词,这里指“使听到”)求闻之若此(名词,消息)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于词类活用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
3、本上做好批注。体会寓言寓意,思考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什么。自主学习初读课文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打水浇田住,停留译文: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田,常有一人在外面(专做这件事)。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及其家
4、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挖、凿待,等到译文:等到他家挖了水井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一个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知道,听说代词,指“穿井得一人”的消息译文: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使听到国都讲述译文:住在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这件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派应答,回答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不如译文: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消息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
5、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道听途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丁氏的意思是:“我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道听途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分析讨论精读课文因为宋君不太相信那个姓丁的人能够“穿井得一人”这件事。宋君是一个不盲目轻信传言,开明正直的君主。2.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由此看出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3.“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原因:传播者没有调查事实,道听途说。道理:说话要防止产生歧义(从丁氏的角度)。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从“传之者”的角度)。对待传闻应采取
6、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从宋君的角度)。本文通过写丁家人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引发流言,最后流言被破除的故事,告诉人们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轻传,一定要多方查证,弄清真相。课堂小结课文主旨写作特色课堂小结叙事完整,寓意深刻文章不足百字,却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家无井而出溉汲”,到“穿井得一人”,再到传言四起,最后澄清事实。结构完整,内容清晰明了。文章最后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寓意深刻。穿井得一人起因:丁氏穿井,“得一人”结果:宋君问询,丁氏释真相经过:以讹传讹,闻之于宋君议论:求闻若此,不若无闻流言不可轻信耳风不可乱传记叙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杞人忧天必备知识02必记
7、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 CONTENTS 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06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走近作者必备知识列子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文学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724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