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孟子三章》第1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三章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孟子三章第1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23 孟子 课时 上课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他的政治主张。23 孟子三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必备知识02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06CONTENTS 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主要内容。2.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等,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正确理解并认
2、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学习目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主张实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走近作者必备知识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创作背景必备知识文学常识必备知识孟子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
3、,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经典著作。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语言明白晓畅,平时浅近,又精炼准确。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通假字亲戚畔之(同“叛”,背叛)必记字词古今异义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今义:军人)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跟“来”相对)一词多义利地利不如人和(优势)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城三里之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认真
4、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探究时解决。1.画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及,比得上内城外城围疏通文意初读课文得到,获得这样却句首语气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758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辨析并修改病句 1 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课件 新人教版.pptx
